近日,包括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内的多方联合发声,倡议杜绝智能电视在内容服务中出现的“套娃收费”“套路收费”等乱象,同时畅通投诉、咨询和纠纷解决渠道,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这几年,智能电视收费乱象频频被提及和吐槽,打开电视不是即刻可享的海量内容,反而面临的是各种广告、套娃式收费和层出不穷的营销套路,而且内置内容付费过度细分、体系复杂,不同系统、终端、APP,甚至电影、电视剧两大板块也没有相互打通,还存在订阅容易取消难、诱导消费者在“自动续费”模式下支出高额会员费等现象。“强制让我看广告也就忍了,后面的套路还一套一套的,实在忍不了!”生活中,笔者就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的确,当智能电视通过眼花缭乱的APP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收费不透明、内容不共享、使用不便利等现实问题。尤其是前段时间一些视频平台对用户的投屏行为作出限制,并且引导用户升级或购买新的会员体系,更是让不少人直言“吃相难看”。
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而智能电视收费乱象显然是背离了市场交易的诚信原则,更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可以说,智能电视在内容服务方面出现收费乱象,一方面是服务商的牟利心态造成短视心态,另一方面也是行业上下游缺少协同合作造成的,不想着方法提升服务满意度留住用户,只想着多收一个会员是一个,同时又都试图建立自己的内容服务体系和会员体系来成为行业主导,从而引发无序、恶性竞争。
此次倡议提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商应持续加大对公益性视听节目的投入,设立常态化“免费专区”,同时要规范内容和服务收费,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电视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多方协同、综合治理的自律体系,抵制“唯商业论”。有倡议当然是好的,接下来就需要在法律规范和行业规范的框架内着手落实,通过加强监督管理,畅通投诉维权渠道,查处打击强行搭售行为,优化会员定价策略等实际举措,促进在线视频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