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读书会,兴起全民阅读“新力量”
时间:2023-04-23  来源:宁夏日报
  阅读,不止一种方式。近年来,各类读书会在银川乃至全区遍地开花,主题多元、形式各样,爱书人以阅读之名坐到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成为全民阅读活动中的“新力量”,助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读书会,听一听那些与读书有关的精彩故事——
  “大家谈”读书会 | 大家谈古论今
  “我是‘大家谈文学公益系列讲座’读书会的超级粉丝,自读书会开展以来,每场都参加。”读者张淑媛说,今年3月,她在读书会上聆听了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杨少青老师讲解“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作品背后的故事。“读书会现场气氛热烈,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张淑媛说。
  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22年起,宁夏作家协会与银川市新华书店开展了文学志愿服务项目——文学照亮生活“大家谈文学公益系列讲座”读书会活动,向社会大众传播优秀作品。
  “读书会到目前已举办了18期,通过邀请文艺名家与读者分享读书心得,创新阅读方式,让作家更接地气有‘存在感’,市民提升文学素质有‘获得感’。读书会吸引了一批文学爱好者,推进了‘书香银川’和学习型社会建设。”4月20日,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金瓯说,2022年3月5日读书会正式启动,前10期以金庸作品为主线,围绕金庸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人物形象、琴棋书画、大好河山及现实主义的文学地位等主题展开讨论。读书会根据每期不同主题,邀请大学教授、作家、书画家、艺术评论家等专家学者,以对话座谈、现场互动的形式,与线上线下的读者交流探讨。截至2022年12月,“大家谈公益系列讲座”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近万人次,点赞62.4万次。
  今年以来,“大家谈文学公益系列讲座”读书会已经举办3期。“2023年,除了与宁夏作家协会联合举办‘大家谈文学公益系列讲座’读书会,书店还与作协一起打造‘作家会客厅’,由银川书城提供固定场地,为广大读者和群众开展内容丰富的线下文学艺术交流活动。”银川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告诉记者,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均可申请在“作家会客厅”举办新书发布会、读者见面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我们将设立一个固定的线下阅读推广项目‘作家领读’读书会,按季度排出阅读推广书目时间表,由区内著名作家与广大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程伟说。(记者 张 涛)
  读写有光 | 用灵魂唤醒灵魂
  一张长桌,一部投影仪,几本近期讨论阅读的名著,将陈莉莉家三四十平方米的客厅变成了一个书房。八九位书友,摊开不同版本的《红楼梦》,随着陈莉莉的领读,大家浸入了这本经典。
  “我们的读书会以赏析文学名著为主,参与的书友们都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一起阅读和讨论。从2019年读书会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9期100多次活动,阅读了百余本书籍,包括世界经典名著和宁夏作家的代表作等。”近日,银川“读写有光”成人读书会的主持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陈莉莉向记者介绍。
  “读写有光”读书会,最早源起于宁夏一家媒体组织的读书会。齐聚在一起的书友,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不论年龄、职业、学历、性别……大家都是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同道中人”。阅读的同时,大家还各自写出了作品,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首诗、第一篇散文、第一个故事,也有人重拾了滞笔多年的日记。
  “读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己宅在家一个人学习和一群人一起学习相比,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读书会定期组织大家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倒逼大家多读、深读、细读。而且,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书友们身上,我们彼此学到很多。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相互激励、相互感动。”陈莉莉说,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读书会曾经有过短暂的中断,但书友们对读书的热爱,对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分享的那种学习氛围的向往,从未改变。
  读书这件事如磁石一样,将志趣相投的有缘人吸引在一起。
  从第一期开始,一直参加读书会的“资深”书友、“85后”奕欣说,“读写有光”读书会联结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来这里的每个人的精神面貌、谈吐举止,都有着浓浓的书卷气。
  陈莉莉说:“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的读书会何尝不是如此。”
  从《边城》《受戒》到《呼兰河传》,从鲁迅、契诃夫到钱钟书,从《朔方》《黄河文学》到《六盘山》,从张贤亮、“三棵树”到“新三棵树”,一期又一期的相约聚首,陈莉莉带着书友们,每周抽出一个下午,遨游书海,精神与灵魂得到了滋养,同时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个下午就是一个珍贵的节日。
  读书会的墙上,悬挂着的作家白描为读书会题写的“读写有光”4个字,安静地凝视和等待着每一位对生活真挚而冷静、低调而谦恭,却一直坚守着梦想从未放弃成长的书友,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记者 刘惠媛)
  鹿角读书会 | 在阅读中与心灵对话
  “为什么你容易焦虑不安、恐慌易怒?人的生存本能与生俱来,古老且强大,却可能会出错并导致不良的行为模式,学习控制你的生存本能,重获平和与安全感。”近日,鹿角读书会向书友发出读书招募邀请,读书会将围绕美国作家马克·舍恩和克里斯汀·洛贝格著作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这本书开展读书活动。
  “利用周末3个小时的时间,书友们在一起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学而思、思而学,这是我们读书会的特点,截至目前我们举办了8期读书会。”鹿角读书会的负责人纳巍说。鹿角读书会是银川市心理卫生协会打造的线下互动式读书活动,所读书目多聚焦心理学方面。银川市心理卫生协会负责人纳巍介绍,协会成立以来,不定期举办读书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读书会每期活动都会选取一个主题,由主持人带领,大家围绕主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纳巍说,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二三十岁的青年再到中老年书友,每一次读书会都能让大家受益良多。
  为什么起名“鹿角”?纳巍介绍,这是源自李白的一句诗“林深时见鹿”,希望来到这里的人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和自己的内心深度交流,认识自我、理解自我。“鹿角读书会注重个人成长以及自我探索的主题,每期都会从选读的书目里挑选几章内容进行深读,大家经过思考、讨论,除了能给自己启示外,也能从书友们的交流中获取力量。”纳巍说。
  纳巍经常担任读书会的领读人,“作为领读人,控场能力十分重要,始终要意识到这个场域里只是大家观点的输出和对话,而不是处理情绪和治疗心理创伤的地方,领读人要尽力让每个人在读书会上都能有所思有所获。”
  纳巍还记得读书会中有个女孩,工作多年依旧不善言辞,第3期到第8期的读书活动,她场场必到。在这种安全开放、无对抗竞争,又促进互动的环境中,女孩在书友们的陪伴下,越来越勇敢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书会给她带来很多新的体验以及由内而外的改变。“当看到书友们从开始不敢发声,到尝试表达、对话,最后能开放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特别感动,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在鹿角读书会,他们的思想终于开花了。”纳巍说,如今,鹿角读书会与广大心理学爱好者一起走过了3个年头,进行了64次线下聚会,100余人参与,与8本心理学著作进行了深度对话。(记者 刘惠媛)
  余晖读书社 | 书香伴我度夕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散文诗《敲响春天的门》。”近日,在余晖读书社举办的第6次读书分享会上,主持人田晓慧引导书友们共同朗读、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分享会上,书友们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对读书、写作的感悟。
  余晖读书社是宁夏3位教师作家邹慧萍、田晓慧、刘占林共同创办的退休职工共同读书交流的平台。他们认为,读书理念和读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顺应时代不断更新。
  “选择书籍、品鉴书籍,更多地汲取有用成分,这就是我们组织‘余晖读书社’的初衷。余晖者,向晚之日光也。日虽向晚,但亦可霞彩满天,希望这个读书会也能给予参与者美丽与温馨。”余晖读书会社主要发起人邹慧萍说。
  据介绍,读书社每个月安排一人主持读书,不定期举办长篇小说精彩片段诵读欣赏会、专家分析讲座等。每个季度还会组织几次采风活动,在乡间、山川、河流里汲取大自然的养分,寻找写作灵感。回来以后,读书社成员共同编辑采风图片,用优美文章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思想的碰撞中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对于一些儿女不在身边的退休人员,余晖读书社除了读书和写作本身,更多了一层‘陪伴’的意义。”退休教师、作家田晓慧说。
  今年67岁的读书社成员陈凤兰原是银川市第二十五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她养成了读书的习惯。2005年退休以后,她会经常捧着一本喜欢的书度过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偶尔来了灵感,还会创作一些诗歌、散文作品。可是,退休后脱离了集体,陈凤兰难免会有一种失落的感觉。2022年8月,老伴离世,远在海外的女儿又不能经常回家,陈凤兰一度觉得没有归属感,变得越来越孤独,生活找不到任何意义。
  “自从参加了读书会,我的人生又变得丰富多彩了。在读书分享会上,我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不再沉溺于老伴去世的悲伤,找到人生更广阔的意义,也收获了不少智慧。”陈凤兰说,一次,读书社的书友们一同驱车前往盐池县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风。刚走进景区,陈凤兰就看见一只大雁飞翔在湖面上空,它扇动翅膀,飞行的轨迹是一条优美的弧线,和静谧的湖面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那只大雁,尽管形单影只,但有着书友们的陪伴,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美好了。”陈凤兰说,她把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读书、创作凝聚在一首首诗歌里。近日的读书会上,她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作品《春天的绝句》,让在场很多有着共同人生经历的书友深受感动。
  “读书就是给思想做瑜伽。我们这些老年人有时考虑问题太过僵硬、处理问题太过教条、生活过得太过刻板,读书能让这一切变得柔软,变成连续不断的弧线。”田晓慧说,希望能有更多的退休人员参与读书活动,让书香成为人生“夕阳”时期的那一抹美丽“余晖”。(记者 陈 思)
  文化会客厅 | 用阅读滋养城市文化
  “一场高品质的读书会就是城市的一次高效能公共传播,就像城市文化会客厅,提升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富宝说。
  “近些年来,我在高校举办过一些以‘经典悦读与文学教育’主题的读书沙龙,反响良好。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带有创新性与实验性的文学沙龙形式,在对文学经典进行‘悦读’的过程中,让文学教育回归文学与审美,卸下其身上的‘不可承受之重’,把阅读、创作、批评与研究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创作能力,最终实现完善其人格、升华其境界的培养目标。”在张富宝看来,阅读也是一种生产力,同样可以创造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价值和财富。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视觉文化主导的、影像信息泛滥的时代,更需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深度阅读。而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全民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它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加凸显出来。
  著名作家陈继明出生于甘肃,11岁时来到宁夏生活。他从高中时就开始写诗,当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作家。伴随着一部部作品问世,陈继明也被誉为宁夏文学界的“三棵树”之一。2007年,陈继明南下,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2022年12月,陈继明应邀来银川参加“2022云上宁夏文学周”活动,在银川参加了几场读书会,银川读者对读书会的热情之高让他深感欣慰。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长篇小说《平安批》自出版后,国内不少城市的读书会都向他发出过邀请。陈继明认为,阅读的意义也许不只是读一本书,而是让自己和外部世界接通,读什么并不比接通重要,接通后可能有两个效果,一是认识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二是自己的灵魂完成一次旅行后,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比以前更多地体验到身为自己的安详和细美。
  “以读书会为代表的公共阅读不仅能够契合老百姓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可以不断延续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对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场精神盛宴。对城市传播来说,读书会是城市品牌的窗口。”“80后”诗人、画家陆正平告诉记者,前些天在灵武市举办的一场读书会上,他给近百名中学生读者分享了自己阅读的经验。“读书需要读好书,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和老师几乎每天都在读书,不少人还通过参加读书会来提高读书品位,但读书最好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琢磨,或者辩证地去领悟读书所带来的感悟。”陆正平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打造一个书院,以后会邀请名家举办读书会活动。(记者 王 刚)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彭阳山花“醉”美
    彭阳山花“醉”美
    南华山:春雪妆扮山川施粉黛
    南华山:春雪妆扮山川施粉黛
    宁夏人物
  •  王小龙:为宁夏装备制造业发展贡
  •  于卫军:一二三产相融合 红火日子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