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多部门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该意见的用意肯定是好的。即用以文件的方式来禁止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挖教师,足可见当下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才流失到了不得不干预的时候了。东部地区得益于经济发展的优势,具有挖掘优秀教育工作者天然的优势,而追求更高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医疗交通、科研教学环境,也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拒绝的条件。如果东部地区用这些优势,来招揽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很难不让人动心。
然而仔细推敲一下,这个意见是否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公平呢?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也是有获得更好生活环境和科研教学平台的资格,这对于优秀教师而言,也是职业发展的一个奋斗目标。若禁止发达地区抢挖欠发达地区优秀校长和教师,某种角度上讲,也堵住了他们的发展通道,今后成为优秀校长和教师的动力何在。
特别是对年轻的教育从业者,包括应届毕业的名校师范学生,在选择地方时,还会不会自愿去欠发达地区执教?这样的政策无疑释放了一旦前往,今后恐怕再难去到东部发达地区的信号,长此以往会让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优秀年轻教育从业者,导致教师队伍断档。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考虑到其背后的长远影响。短期内也许可以抑制住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挖角。长远来看,未必能起到保持并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作用。出台政策之余,应该考虑到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个人发展问题,以及完善地区之间教师流动的机制,提升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待遇,让他们也能够体面生活,受到尊重。不断完善政策手段,并且在个人职业发展上有畅通完整科学的渠道,用真正的改变,让优秀教育工作者甘愿留在欠发达地区。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