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锦林街道办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基金池+服务网”治理模式,通过引入小微商家进驻签约“社区合伙人”,以分时用房、分时用工的半入驻共建模式,降低商家经营成本,这样既盘活了社区闲置公共服务空间,又能在社区中鼓励发展小微经济。
居民需求种类多样,社区服务的核心应围绕居民需求开展。可是,如果不能保证提供服务的商家的稳定性,又何谈为居民提供服务呢。锦林街道办的模式,照顾到了开展服务的各类商家,灵活调整的背后,服务居民的初衷没有变,这样的多方共赢能更长久。
小微商家经营最大的成本在房租,不管是租赁还是买创业场地,对小微商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社区闲置公共服务空间无人使用是最大的浪费,能够被利用起来,既是社区运转的基本支撑,也可以大大节省商家成本。同时,能够扶持青年群体就业和创业。围绕社区开展的生意都不大,比较适合初入社会以及待业群体开启创业之路。社区将他们承担的成本降到最低,鼓励有志于此的人群开启创业之路,既能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能带动社区服务活力。
这一做法的背后,是社区管理者转变思维,打破传统的租售模式,给更多小微商家创业的可能,激发社区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并轨,通过压缩中间环节,鼓励支持壮大社区小微实体经济,降低“最后一公里”服务成本,带动形成社区治理新格局。
这个街道办还指导社区建立“社区基金池”,每年从入驻“社区合伙人”提取纯利润额的10%进入“社区基金池”,链接“社区合伙人”盘活社区经济,打破社区仅靠财政拨款的“输血式”治理模式。从利益链接的角度将小微商家和社区绑定在一起,相信小微商户完全可以接受。这一模式是否能够长久运行下去,让每一个环节都能从中受益,值得进一步探索。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