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降级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引发讨论。那么什么是消费降级,消费降级真的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吗?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接待的游客人次为2.74亿,同比增长70%。然而,与2019年相比,今年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消费仅为540元,低于2019年的603元。而在今年端午节假期,文旅部给出的数据显示,相比2019年出行人数增长13%,但总消费却下降5%,考虑到这几年物价的上涨因素,实际出游人均消费大幅下跌20%左右。
仿佛各种数据都在告诉我们,大家的消费水平确实降级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倒也未必。消费降级,是指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以达到节省开支、提高财务状况的目的。事实上,消费降级只是一种生活观念,兴起于经济不稳定时期,成为许多人在金融危机、失业风险等背景下的明智选择。
因此,准确地说,并不是我们的消费降级了,而是我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变了。总之,消费降级是一种理性消费的选择,它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在消费降级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适当减少物质消费,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精神层面和人际关系投资上。这样,我们不仅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还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更加从容。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