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00后”涌入老年大学与白发同桌一起上兴趣班……最近,一股年轻人“反向消费”的趋势正在兴起,这些举动被外界调侃为“蹭老式”消费。有人说,这是因为年轻人消费观转向理性,不再被消费主义裹挟;有人担心,涌进老年大学、老年食堂的年轻人会挤占老年人的资源和福利。
为了迎合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价格较低,年轻人如今发现了这个特点,纷纷来“蹭”,这样的反向吸引,一方面应该让面向年轻群体的商家反思,为何自己的目标客群会离开;另一方面,面向老年人的行业,涌入大量年轻人,助力其拓展客群的同时,也不敢以次充好,加价降质。
“蹭老式”消费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消费,是极致的实用主义,是厌倦了套路之后的返璞归真。众多商家靠着多样的营销手段,在年轻人心里下了“锚”,变向提升消费价格,这在之前还管用。可在多元信息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年轻人的理智会占据上峰,商家再想“割韭菜”,就没那么容易了。与其作茧自缚,看着年轻人流失,不如换换经营思路,别想着赚快钱,也拿出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真正留住年轻消费群体。
年轻人可以整顿老年消费市场。“蹭老式”消费,给面向老年群体提供服务的商家拓展了客源,而这些年轻人也会反向监督商家提升服务品质,别想着欺骗老年群体,年轻人可是有着较强的辨别及反映问题的能力。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可以带动整个行业提质,让老年人能更加放心消费,这样的双向促进,能带来积极影响。
从社会层面来讲,年轻人的“蹭老式”消费,可以缩小代际之间的交流鸿沟。在众多老年人被骗的警示案例里,都会提到一点,缺少子女陪伴。这下好了。与老年人一起旅游、吃饭、上兴趣班,用年轻人的视角来体会老年人的生活,为双方建立共同话题,增加代际互动,创造更多机会,从这个角度看,“蹭老”也是近老,对于社会和谐发展,会是件积极的事情。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