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上演“速度与激情”的摩托车骑行视频在不少社交平台赚足了流量,但其中不少骑行爱好者过分追求“酷、帅”以及流量,违规上路、刻意摆拍,却忽视了背后隐藏的安全问题。
9月15日,一名女驾驶员骑行摩托车进入重庆某隧道后发生撞击事故,最终不幸身亡。经确认,死者为在某视频平台上拥有数十万粉丝的机车网红“头哥”,年仅18岁,正值青春年华,着实令人惋惜。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0月至今,至少有6名机车网红在骑车途中因发生车祸而身亡,其中还包括未成年人,而“头哥”车祸去世一事再次将这类事件推向舆论场的风口浪尖。从一些女摩托车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穿着清凉是标配、护具减配无所谓、违规骑行成常态,有时候还会配上一些叛逆性、怂恿性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诱导性。其实,这类博主的目的多是收获点赞、博取关注、吸引流量,等到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始带货搞钱,与那些真正热爱摩托车、分享自己摩旅经历的骑手是有一定区别的。此外,这些视频博主很多在骑行时为了追求好看、拉风,一般都会选择不戴护具,有的甚至连头盔都省了,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任,对他人也是一种误导,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其诱导性不容忽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无数血淋淋的案例显示,交通违法总与车祸如影相随,公路绝非秀场,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演危险动作,看上去酷炫拉风,其实不仅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更会严重威胁公众安全。岂不知,打赏有价格,流量可变现,但生命不可标价,也无法“倒带”重来,一旦失去生命,获取再多点赞也不过是空欢喜一场。因此,在交警部门加大针对机车网红违法骑行线下查处力度的同时,社交平台和博主作为信息发布和传播者,应该对所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和负责,避免出现煽动冒险行为和不安全驾驶观念的误导和助长。
社交平台可以建立专门的审核机制,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禁止和删除涉及危险驾驶、违法行为的信息,切不可在这方面松劲。同时,社交平台也应该加强用户教育引导和警示规范,提醒用户不要发布和传播危险驾驶的内容,引导用户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因为,如果社交平台未能履行相应的监管责任,导致危险驾驶、违法行为的信息在平台上传播,不排除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社交平台也不能只停留在提醒警示层面,还应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切实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叫停,并且与交警部门协作联动,及时向警方移送违法线索。
此外,遏制机车网红将公路当成秀场的乱象,还要靠每一位骑行者的自律,每一次惨烈事故都是一记沉重的警钟,每一位骑行者都应该引以为戒,摒弃侥幸心理和麻痹心态,恪守安全底线和法律红线,安全骑行、规范骑行。 孙瑞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