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加快建设先行区示范市的关键之年。秋期过半,回首年初光景:列车在开通不久的银兰高铁线上疾驰,奋进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度”;悠阅城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火力全开”,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相向而行;美丽河湖项目按下“快进键”,美丽银川新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处处皆是“首战即决战,开局定全局”的蓬勃气势。当前,年初的诸多期许正在逐步展现,这也激励我们持续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创新力量,激发人才活力、推动创新创业,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生态,为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注入澎湃动力。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面对艰巨的使命任务,银川在创新发展上示范引领,为产业升级汇聚澎湃动能。2023年,银川市聚焦推进现代化银川建设,抢抓国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有利契机,大力实施“三新”产业倍增、现代服务业扩容、数字经济赋能、园区发展提质、企业梯度培育 “五大行动”,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需要重点围绕“三新”产业,在推进机制上,树立全产业链思维,不断完善“链长+链主”的产业链推进机制;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精准化补链条、集群化聚产业、多元化促协同;在项目建设上,加快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蒙牛乳业产业园等56个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天通蓝宝石四期等32个项目投产达效;在政策创新上,精准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本地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
今年7月初,中国科协公布2023—2025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名单,银川市成功入选。此次入选意味着银川市迎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契机,为打造特色突出的区域创新高地,探索更深层次协同、更高质量合作的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我们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引领,充分利用人才、科技和产业优势,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聚力发展“三新”产业,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两都五基地”,持续在培养新动能、探索新领域、挖掘新路径等方面发挥银川“头雁”引领示范作用,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创新水平,加快形成以“三新”产业挑大梁撑起经济硬脊梁的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业并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孙瑞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