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员服务好不好,查一查就能知道。近日,商务部“家政信用查”小程序矩阵在支付宝上线,面向家政服务员和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目前已归集1.9万家家政企业、1500余万条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
以信息为服务,确实可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对从业者来说,这个小程序里有免费课程培训视频,要考核合格方可颁证,倒逼从业者强化职业技能;对家政企业来讲,好处在于出现问题时,责任划分更清晰。但最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信用产品应用,“家政信用查”能否在更广泛领域里产生影响?
两个多月前,银川入选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此前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大力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在医疗、养老、家政、旅游、购物等领域实施“信易+”工程,加大信用产品在这些民生和社会领域的推广应用。在“信用银川”网站查询守信红名单,8家家政企业的认定时间均为2019年度;黑名单里的家政企业则有两家,宁夏康乃馨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出现3次,在2020年9月至11月,分别被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金凤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需要者知道这里并来查询。相比“家政信用查”,查询内容只到企业层面未达个人、知晓率和便捷度亦有差距。
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应用,有了更好的模板则当无限靠近,向惠民便企靠近,向完善制度规范靠近,在学习时间中疏通堵点、化解难点。
此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主体是信用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当前仍处于基础构建阶段,巨大的信用体量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并不能解决全部,而家政信用服务等也非完全的公共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多层次信用需求?个中差异化与数据归集紧密相连。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让信用服务企业参与应用场景挖掘,在整合更多数据资源、形成多元信用服务产品上发挥作用?提升信用获得感,让诚信者的信用红利兑现,最关键的一步是搭起共建共赢的框架。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