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东西近期在学生中流行开来。实际上,“鼻吸能量棒”引起公众关注纯属“意外”:近期,天津两名小学生带着“鼻吸能量棒”来到超市,要求老板进货,并称这种东西“倍儿上瘾”,还有薄荷、西瓜等多种口味。事情被报道后,引发大众的关注。
从商家宣传看,“鼻吸能量棒”主要由薄荷脑、冰片、植物精油等成分构成,气味多样。从销售渠道看,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在售卖“鼻吸能量棒”,价格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与此同时,一些线下超市也在出售此类商品。尽管“鼻吸能量棒”并未检测出违法违禁成分,但绝不意味着它就是安全的:一方面,“鼻吸能量棒”中的樟脑和薄荷虽然是天然成分,但长期或大量吸入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损伤、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另一方面,往鼻孔里塞东西不仅不卫生,而且会破坏鼻粘膜;更重要的是,“鼻吸上瘾”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动作。诚如禁毒部门所提示:“鼻吸上瘾”这个动作,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
“鼻吸能量棒”,这类小商品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中隐患,不仅在于直接给孩子造成伤害,更在于对孩子形成不良暗示,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判断。这绝非“危言耸听”。同时,缺乏准确界定和有效管理的“鼻吸能量棒”,本身就充满了危险性与不可预知性。这样的产品充斥儿童市场,怎能不让广大家长心生疑惧?
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和小超市,往往是孩子们心目中的“乐土”。在给孩子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应看到,包括萝卜刀和“鼻吸能量棒”在内的各种商品,也是在小商店和小超市完成了对孩子的“种草”,并在此基础上蔓延开来。学校和家庭有必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孩子远离来路不明的各类小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