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造型的滑梯、旧轮胎装饰的文明标语、旧油桶改造的休闲座椅……11月6日,走进银川市西夏区怡安小区西侧的小微公园,满满的“工厂记忆”扑面而来,也让一些社区居民想起了年轻时在生产一线的时光。
“工厂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它不仅承载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寄托了个人对家乡和生活的怀念。这种记忆不仅包括对工厂生产生活的具体回忆和感受,还包括对工厂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承。有效利用这些工厂元素,找回“工厂记忆”,对于传承工厂文化,增强居民归属感等有积极的意义。
西夏区企业退休老职工较为集中,工厂的点点滴滴贯穿他们的大半生,对工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烈。通过对“工厂记忆”的挖掘和整理,可以让老人忆起过往的奋斗岁月,也让后人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工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感受社会发展和变迁。
“工厂记忆”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工业文化和历史,成为全新的旅游去处。而这就要看能否让旧元素与新消费有机结合,足够吸引人,带来新流量。通过将这些记忆融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这座城市。
“工厂记忆”对于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城市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挖掘和利用这些记忆,让它们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