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临近,多地通知要求所辖区域内全部文化娱乐场所考试期间一律暂停营业,由此引发一些争议,有理解支持的,也有的认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商家利益。
的确,“静音”是好意,但应拿捏好关怀的度。对考生来讲,噪音确有影响,暂停工地施工与减少广场舞一类公共场所声源即可,其他室内营业性文娱场所,倘若离得不是太近,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制定政策时应加以区分,照顾到群众正常娱乐活动和商户正常经营需求。对于已经实行“全面禁停”的,有网友建议给予受影响商家一定的经济补偿或优惠政策。从另一个角度讲,降噪不能只是中高考等特殊时期的专属行动。受噪声影响的也并非只有考生群体。真正要抓好噪音问题,关键要看日常监管是否到位。
说回中高考,当前整个社会对此关注度极高,焦虑也在放大,无形中有种“不能有丝毫风吹草动,能让路的皆须暂让”之感。这不,6月3日,沈阳市政府发通知,将两考期间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向后顺延1小时,目的是“缓解考生赴考时间段交通高峰,方便考生应考和家长料理好考生生活”。
这也是一种关爱的方式。事实上,关爱考生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开启“静音模式”外,我们还需多向发力,让创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与维持社会正常的运转并行不悖。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