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的网格员们化身抗疫“大白”,用“小网格”竖起社区疫情防控“大屏障”。
一号“大白”付菊红,她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家里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公主,每天看到小公主的笑容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封控点不断增加,社区网格员人手不足,她每天在封控点上忙到很晚,给孩子喂奶的时间都没有,她还开玩笑说:“没事,只要所有人都安全,我把娃娃的‘口粮’断了,那都不是啥事!”
二号“大白”,是永和社区公岗大姐赵丽,她原本因为眼睛做了手术在家休养,看到工作群里要封控单元,第一时间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与大家并肩作战。医院打电话要她去做检查,她却说:“我等疫情过去了再做,社区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万一复查要再做手术,我封控点上的工作怎么办?”简单的一句话,却感受到了她的担当。
三号“大白”,是永和社区网格员王静,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跑运输经常不在家。从封控单元那天起,她就让婆婆帮忙照顾孩子,自己每天早早就到社区统计数据,之后再到封控点上为居民配送生活用品。本来就不到90斤的身体,短短几天时间瘦到了80斤。
四号“大白”邓威。随着封控点增多,她一个人主动“承包”了两个封控点的工作。早上一睁眼,她就在微信群里通知大家今天配送东西的时间,之后开始帮助居民们取快递、购买生活用品、登记送到封控点的物品,一家一家分装好,然后将物品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等到两个单元全部送完,天已经黑透了。
五号“大白”马小燕,是一位母亲,总是爽朗地笑着。疫情期间,由于忙于防疫,马小燕每日早出晚归,13岁的大宝就成了她最贴心的小帮手,承担起了照顾3岁小宝的任务。再苦再累,马小燕始终用她积极的心态感染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妈妈“消失”的时间里,相互照顾、彼此拥抱。马小燕也坚持每天都拿出百分百的精力,为封控点居家监测的居民们做好生活服务。
六号“大白”王荣,是永和社区的书记,每天奔波协调物资、搭建封控点帐篷……有一次,已经是凌晨3点半了,她还在封控点门口等待医务人员为大家采核酸。她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网格就是战场。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 我们网格员挨家挨户进行防疫宣传、掌握人员动向、做好排查登记,用脚板织密疫情‘防护网’,以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墙‘’。在这一场疫情防控战中,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奋斗在一线的网格员们,舍小家为大家,她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最美的社区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记者 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