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校务委员、教务处处长 刘文长
子夜时分,地上雪花漫舞,夜空寂静寒冷,月亮躲在雪色之中。看到小区住户的灯已大部分熄灭,伴着倦意进入防疫帐篷,准备休息。忽然有个外卖小哥给楼上一家送餐,处理完回到帐篷后,寒风、冷床、孤独……睡意全无。此时此情此景让人思绪万千,靠近电暖器,裹紧棉衣,拿起手机,萌生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此时此刻想到,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德德玛歌唱的《草原夜色》中“草原夜色美,琴曲悠扬笛声脆……”《雪山飞狐》中的“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但此时的夜、月、雪,没有那么美好、温情和浪漫,只有刺骨的寒冷和煎熬。在这样的夜晚,是否会有人想起,医院彻夜难眠的医生和护士、高速路口执勤的民警和防疫人员、小区值班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乡间村口的平安守候者、无数舍小家保大家的志愿者……他们也是否也觉得漫漫长夜很煎熬。
此时此刻想到,校(院)百名教职工勇于担当,下沉社区一线,日夜战斗在抗疫最前线;隔离的人员主动请缨,要求隔离一结束就做志愿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贡献力量。这支“不一般”的队伍用信仰筑起了红色堤坝、用初心映照了鲜红党旗、用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他们的身体力行证明了党校是“不一般”的学校,为“什么是政治站位、什么是组织力量、什么是集体主义、什么是大爱无疆、什么是担当作为……”作了最好的阐释。
此时此刻想到,革命战争期间每一次战役中的夜行军,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夜里埋伏在零下40摄氏度、最后冻成冰雕的志愿军战士;新中国刚成立时,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挑衅,伟人毛泽东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作出出兵朝鲜决策而彻夜难眠;红军长征经过宁夏的五天四夜、留下家喻户晓的“单家集夜话”……这样的一个个“夜话故事”,构成了百年党史中的一幅幅生动画卷。
此时此刻想到,今夜的小区一切静好,美丽的凤凰城银川如同熟睡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这一切从何而来?没有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执勤民警、小区保安、志愿者等守护者,哪有如此美好宁静的夜。由此联想到,为了今天美好生活而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党的一大到党的七大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171人中,牺牲和遇难的就有42人。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55人中,牺牲或遇难的有15人。这一组组数据说明,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用鲜血、汗水、泪水铸就的历史。今天的幸福日子是怎么来的?不是岁月静好,是因为有无数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远了。向抗疫前线的“守夜人”致敬!(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