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远离非法集资 > 典型案例
警惕非法集资的四种新“马甲”
时间:2022-01-18  来源:长江日报、青岛金融安全卫士
  当前,非法集资手段不断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在此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高度警惕以下四种非法集资新“马甲”。
  1打着长租公寓的旗号非法集资
  一些长租公寓以“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租金贷”的经营模式,形成“资金池”,而承租人却因此背负贷款,若租赁公司无法保持外部资金的持续稳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利益将受到损害。
  案例:一家长租公寓告知丁某一次性支付13个月租金可减免一个月房租,丁某与长租公寓签订租赁合同并支付全年房租。但丁某只住了一个月便得知长租公寓跑路,丁某被房东要求搬出房屋,而房东也只收到了长租公寓支付的一个月房租。与丁某一样的参与者达数百人,被骗金额约300万元。
  2打着教育培训的旗号非法集资
  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采用预收费用模式,以“存学费,送超长免费课时”“存学费,享低折优惠,可随时退款”等广告吸引学员一次性缴纳上课费用,时间基本以年为单位,费用动辄上万元。事后教育机构失联跑路,学员损失巨额预付款。
  案例:某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推出“感恩聚划算”套餐,家长预缴不同金额的学费本金,预付越多,赠送课时也越多,同时承诺学完后返还家长本金。但该机构接连闭校,众多家长预存本金“打水漂”。
  3打着投资电影的旗号非法集资
  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等方式,以投资电影具有周期短、收益高、安全性强为由,诱骗投资人购买影视作品的理财产品或电影收益份额,承诺返本付息,实施非法集资。
  案例:刘女士在一个炒股群,所谓的“老师”建议跟着他投资电影,说有一部大制作电影即将开拍,上映后保证票房能达到20亿,现在正在认筹股份,且名额限定。刘女士随后投资四十几万,一年过后,电影没有上映,群内老师也失联,方才醒悟被骗。
  4打着数字货币、区块链领域的旗号非法集资
  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产品,承诺高息保本或其他回报。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借助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之实。
  案例:某公司开发了一款虚拟货币项目,该公司打着区块链技术模式,宣称月收益率高达22.5%,承诺全额保本,以此骗取大量投资人资金,但到期后公司无法兑付失联。
编辑:郭梦瑶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草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认定贺兰工业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流过我家乡
    黄河流过我家乡
    中卫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鹤
    中卫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
    宁夏人物
  •  虎彩虹:做好乡村致富带头人
  •  孙莉荣:脚下沾满泥土,履职才有
  •  胜利再出发!——记宁夏回族自治
  •  脱贫户马金元:跟紧政策加油干 新
  •  张进兵:养牛拓宽致富路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