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金融扫黑除恶进行时 > 图片头条
扫黑除恶! 宁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整治"成绩单"请查收!
时间:2020-12-03  来源:宁夏财经网
  12月3日,“宁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整治”新闻发布会在银川举行。邀请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自治区扫黑办副主任张佑昌,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田西林,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洪涛,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经济师卜晓伟,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文斌发布行业乱象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打掉涉黑涉恶犯罪集团12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07名,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2252件。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扫黑办深入开展“六清”行动的部署要求,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挂图作战,狠抓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全区上下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办理规定程序,突出核查重点,坚持“三必查”“三必核”,“线索清仓”确保件件核查。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自治区扫黑办副主任张佑昌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集团12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07名,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2252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7.35亿元,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868件,立案50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34人,移送司法机关58人。
  公安机关成立追逃行动指挥部,组建追逃工作专班,对在逃案犯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专班”,“逃犯清零”确保一追到底。据介绍,全区35名涉黑涉恶目标逃犯已到案34名,2名公安部A级通缉令逃犯全部归案,1名外逃出境目标逃犯已报请公安部发布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
  发挥“捕诉一体”办案优势,强化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阶段协同联动,落实案件会商、提前介入、挂牌督办、异地用警等措施,“案件清结”确保打深打透。充分运用直查直办、联合办案、交叉办案、提级办理等方式,围绕“有黑无伞”“大黑小伞”案件,深挖“案中案”“案外案”,“伞网清除”确保深挖彻查;综合运用追缴、没收、判处财产刑和行政处罚等手段,“黑财清底”确保应缴尽缴;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打击、防范、建设、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规范管理、重点管控等机制,“行业清源”确保长效常治,不断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
  (二)紧盯关键领域,重拳出击整治非法“校园贷”、校园欺凌和校外民办培训机构等。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自治区教育厅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彻底政治长期困扰教育事业发展行业乱象的历史机遇,将非法“校园贷”、校园欺凌、青少年控辍保学和校外民办培训机构作为教育行业治理的重点领域,彻底整治长期困扰教育事业发展行业乱象,校园安全形势大幅好转、师生安全感明显提升、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校园,很多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断能力,便轻易陷入校园贷泥潭。自治区教育厅会同自治区公安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宁夏银保监局印发《全区高校非法校园贷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摸底排查、机构整治、宣传教育、案例警示、校园巡讲、广告清理、风险评估、依法严惩、帮扶资助、金融服务等10项重点任务,摸排高校非法校园贷线索18条,涉及6所高校的17名学生,涉案金额250余万元,涉及网贷平台340余家,公安机关立案18起。组织全区19所高校同步开展整治非法“校园贷”暨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巡讲、专题讲座、发放《“校园贷”警示录》、倡议书、微信推送相关内容等,实现“校园贷”宣传警示教育网上网下无盲区、全覆盖。
  坚决筑牢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屏障,组织开展了“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新学期法治第一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氛围。建立区、市、县、校四级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和制度体系,大力开展防治学生欺凌宣传教育,2019年以来协调各级政法机关进校园开展反欺凌专题讲座830余场次,构建了以预防性侵、欺凌为主的安全教育体系,有效遏制了学生欺凌及暴力事件发生。
  另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自治区教育厅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切实摸清底数,全区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2310家,其中,发现问题培训机构579家,坚持边摸排边治理,取缔校外培训机构176家,停业整改培训机构403家,依法依规处理相关人员14名,整改完成率100%。将培训机构信息全部录入“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监管。
  目前全区取得教育部门颁发许可证的培训机构有2018家,已全部纳入监管,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连续2年开展自然资源领域行业乱点乱象专项整治,累计整改乱点乱象1625个,收缴罚没款3383.3万元。
  为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整治自然资源领域行业乱象,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自然资源厅结合行业领域特点,深挖彻查了一批案件线索,连续2年开展自然资源领域行业乱点乱象专项整治,累计整改乱点乱象1625个,自然资源领域行业乱点乱象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连续2年开展自然资源领域行业乱点乱象专项整治,结合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整改乱点乱象1625个,收缴罚没款3383.3万元,拆除违法构筑物47.4万平方米,查处超层越界开采露天矿山企业152家,对2个煤炭集中加工区687家“散乱污”企业通过关停取缔、升级改造等方式全部完成整治。前三季度全区开展自然资源执法巡查3591次,发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376起,现场制止304起,立案查处50起。会同自治区检察院开展“联手治乱象,合力护资源”公益诉讼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法违规问题203个,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对接,有效遏制了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
  切实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对不正确履职行为或因监管不力,致使本地区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混乱,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的,开展警示约谈、启动问责。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公职人员失职失责行为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处理相关责任人25人。今年,会同驻厅纪检组对全区自然资源领域开展2次集中式督导,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缓慢、责任落实不力的3个县(区)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约谈提醒。
  (四)将在所有建筑工地全面推行智慧建管模式,制定出台长效管理政策制度43项。
  为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我区建筑市场有序发展,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出台长效管理政策制度43项,在所有建筑工地全面推行智慧建管模式,全区建筑市场秩序大幅好转,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线索核查,明确10种涉黑涉恶风险点和15种行业乱象风险点。针对重点问题线索,逐一审核,做到一案一档。目前,中央督导组及12337举报平台交办自治区级的22个线索和自治区本级摸排的36个线索全部办结,实现了“线索清零”。
  重点开展了“建筑市场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治理、农民工工资清欠、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等4项整治活动。通过专项整治,对48家代理机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并记不良行为记录,扣减相应诚信分值。
  开展注册人员“挂证”清理,对全区建筑领域2300家企业进行拉网式清查,通过系统比对将疑似“挂证”人员全部清理完毕。累计检查工程项目2500余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738份,均按期整改完毕,行政罚款143.6万元,对104家企业记录诚信体系不良记录,对 297家施工和监理单位、850个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约谈6家企业、30余个项目主要负责人。
  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哄抬房价、捂盘惜售等违规行为,共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1195家,查处违法违规房地产企业40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000余份,解决各类物业矛盾纠纷8000余次。
  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长效管理。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发布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等行业标准,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监督管理工作规程》等17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出台涉及审批事项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的26项配套政策,切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极大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杜绝了项目审批过程的行业乱象。
  (五)2020年1-11月,全区涉嫌非法集资立案24起,涉案金额6.97亿元,涉及人员4222人,同比分别下降52%、34%、22%。
  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行业乱象综合治理,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聚焦金融乱象,推动行业清源,积极组织协调各市、县(区)金融局(办)聚焦非法高利放贷、暴力催收、“套路贷”“校园贷”“现金贷”等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联合人行、银保监、公安、教育、市场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在非法集资整治方面,2019年全区涉嫌非法集资立案50起,涉案金额11.32亿元、涉案人员6001人,同比分别上升51.52%、30.05%、13.44%。2020年1-11月,全区涉嫌非法集资立案24起,涉案金额6.97亿元,涉及人员4222人,同比分别下降52%、34%、22%。
  在地方金融组织整治方面,持续开展小贷、担保、交易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目前已对66家小贷公司、11家交易场所、3家民间借贷服务机构、29家典当行、6家区域股权市场四板挂牌展示企业问题分别作出核查处置。
  在涉金融领域机构整治方面,分四批对银川市悦海新天地、瑞银财富中心、紫荆花商务中心等重点商务写字楼以及其他各市重点写字楼入驻企业中注册名称中含“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字样的疑似涉金融企业开展“扫楼”行动,排查确认涉金融企业共1161家,其中处于存续状态的1121家,通过约谈注销营业执照、变更经营范围、列入企业异常名录、严重失信企业共440多家。
  在P2P网贷机构整治方面,经自治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领导小组同意,于2019年7月、9月、12月和2020年7月4次通告取缔宁夏宁安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30家机构从事网贷业务,对北京、杭州、东莞、西安等地输入我区风险进行联合整治,责令有关企业回迁注销。
  据悉,对群众举报频繁的涉嫌“收取高额服务费”、“软暴力催收”、“套路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及时妥善解决举报人诉求,为27名举报人挽回损失约110万元。(宁夏财经网 徐兴玲)
编辑:徐兴玲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旅游在银川,满眼皆是“诗和远方”
    旅游在银川,满眼皆是“诗和远方
    都市圈,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都市圈,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宁夏人物
  •  赵静: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  马生忠: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护者
  •  王菊义:在坚持公益中快乐生活
  •  马孝荣:奋战一线的扫黑民警
  •  王淑英:唐徕社区的平安之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