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机械、肆意的黄沙、“吃土”的水利建设者......
4月19日,惠农渠民生桥节制闸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异常热闹,狂躁的大风丝毫不影响正在为民生桥节制闸封顶的建设者,他们将一注注混凝土浇筑在闸顶上,一根根钢丝绑在钢筋上,吹响了民生桥节制闸建设的“冲刺号角”。
据悉,民生渠是惠农渠的支渠之一,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流经杨和镇惠丰村、王太村、纳家户村、杨和村4个村,主要承担惠农渠上游水量调节、农田灌溉任务,同时兼顾交通桥功能,灌溉农田面积共计7000余亩。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且在当时年代设计标准低,经过多年超负荷运行,不仅在灌溉高峰期经常导致部分农田出现淌水难的情况,该闸桥体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了其效能发挥。
灌溉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百姓的命脉。为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民生水利提供保障,切实解决民生“痛点”,今年3月1日,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宁工局)对民生桥节制闸实施重建。
“重建不是难点,最大的难点就是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必须要在4月22日通水前完成建设任务,确保春季灌溉,让百姓及时给地灌水。”项目负责人马新也曾担心能否圆满完成任务。
为了向百姓提交一座优质的水利工程,项目部在宁工局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统筹安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抓施工质量,落实工程现场安全生产制度,确保质量、进度、安全三管齐下,齐抓共管,确保按时进行春灌任务,为进一步完善惠农渠水利基础设施,推动周边农业发展,使乡村振兴战略在水利民生工程中落地生根贡献“铁军”力量,稳稳地托起群众的幸福。
“历经有效工期40天的昼夜奋战,民生桥节制闸顺利封顶,工期比原计划提前3天。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灌溉时间,降低灌溉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有效解决群众灌溉难问题。”马新表示,将一鼓作气,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时完工润良田,让民生闸成为“幸福闸”。
日落夕阳,“沉浸”在漫天风沙中的民生桥节制闸依然忙碌,几缕灯光从施工现场透射出来,那是百姓的希望,也是金秋收获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