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做好水文章 促进新发展 > 文字头条
走遍一座城 护航“水命脉”
——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公司管网公司步履铿锵
时间:2023-10-24  来源:宁夏财经网

  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深秋的红寺堡大地寒气渐增,草木生出盈盈露水。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公司管网公司再次进入“快节奏”:巡护城乡供水管网、做好管网上阀门、消火栓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管网物探、涉水协调、用户报装保修及突发供水管网故障抢修……
  他们每天用脚步丈量着红寺堡大地,用双手守护着这座小城的“生命线”。
  信息“特派员” 完善“大水网”
  早上七点,黑龙和张博就洗漱完毕,匆匆吃过早饭后,他们开车前往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继续对城乡供水管网进行物理探测工作,协助搭建公司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供水管网数据GIS系统。
  供水管网管理数据GIS系统是公司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对企业日常的供水管网运维、巡检、查漏、生产调度等工作能起到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准确的供水管网地理数据是管网GIS系统投入生产运行的必要条件。
1.jpg
  2020年,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公司对城区300多公里管网进行了地理物探,并逐步建立了基础的管网信息系统,形成了管网资产数据库。为了持续完善我区“大水网”信息,物探工作成为管网公司的“新任务”。
  制定工作计划、排班表、线路图,拉开全线物探任务,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沿管线探测、下井勘查、记录、电脑上图、信息录入……但困难总会“不期而遇”。
  “我记得最难的就是刚开始做物探,探测仪对金属的检测比较准,但是遇到PVC、PE管的时候根本检测不到,从出了水厂,我们走一路基本一无所获。”黑龙作为物探组班组长,一筹莫展。
  为了快速解决问题,管网公司决定就物探工作涉及的所有检查井下井精准探测,在村庄巷道探测后,先行做好草图和记录,回到公司后对照相关坐标点位和管网布局图再做详细的信息录入。遇到天冷井盖打不开的情况,他们做好标记,等天气暖和再“回访”。于是,他们的身影会出现在三九寒冬,也会出现在三伏酷暑。
  但物探的阻力不止于此。今年7月,正值酷暑。黑龙在红寺堡镇上源村遇到了新问题:管线夹在房基与硬化路中间、有的敷设在房基下面,有的埋在院落中间……无法检测到管道信息,对检测工作造成了巨大难度。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通过两端定位,然后用RTK进行检测,不过这样的话工作量会增大,影响进度。”为了不耽误整体进程,管网公司决定抓“主要矛盾”,先对水网的“主动脉”下手,先将大管径的信息录入后,再对乡镇农村里的“毛细血管”进行统计,确保各项信息的精准度。
  截至目前,管网公司的员工已经用双脚丈量红寺堡大地2000余公里,信息采集完成95%。他们将继续履行好信息“特派员”的职能,打造“数字水务”示范单位,为宁夏智慧水务注入源源动力。
  水脉“护航员” 守护“生命线”
  万籁俱寂,深夜的红寺堡除了路灯照亮前路,张博和同事驾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他们的目的地是刚刚发生了水管爆裂的红寺堡新庄集乡红阳村。摸排检查、调配管道阀门、连夜抢修……忙完天色已经露出鱼肚白。而这并非偶然。
  管网公司承担着红寺堡区两乡两镇及弘德工业园区DN110以上2127公里供水管线及附属供水设施的巡护、检修、保养更换、技改等工作,负责对辖区内供水管网所有管道的抢维修,对公司供水区域内58个自然村抄表到户的73516家用水户表前供水管道负责维修。
2.jpg
  范围广、面积大、用户多,让仅有7个人的管网公司经常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当时正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弘德园区作为红寺堡区疫情集中隔离点,住着本次疫情所有密接者和近万名居民。接到电话后,我们奔赴现场摸排检查,发现管道漏点后连夜开展抢修,直到早晨7点水压恢复正常才回到公司。”张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今年以来,物探工作需要收官,让原本忙碌的管网公司再次拧紧发条,一人多职,在保证物探工作加速推进的同时,负责好进配水管、工艺倒切工作,协调处理与供水管网有交叉的单位或个人及相关工作,做好区域内管网设施抢维修、改、扩建施工现场的前期勘察和安全隐患消除工作。
  除此之外,管网公司还担负着DN1200以下供水管道技改、维修工作的实施,管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城乡供水区域内新增用水户现场勘查、设计、施工、验收通水等工作做到几近完美。
  为了持续降低管网漏损率,红寺堡水务公司对标一流,引进技术,着手搭建了综合调度控制中心和开展管网地理物探,实现了管网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全面提升了供水业务管控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
  “以前我们找漏损点就像大海捞针,现在通过信息平台迅速定位漏点,并据此关闭关联的阀门,还能提前判断管材性质,便于快速准备材料奔赴现场开展抢修。城区内漏水,30分钟内就能快速关闭关联的阀门;小口径管道确保2小时内抢修完毕,全面恢复供水。”管网公司经理黄晓明如是说。
  如今,管网公司在红寺堡水务公司党总支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对2127公里供水主管道和农村人饮管道进行了物理探测,争取在未来两年内将自来水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他们以水脉“护航员”的身份,在守护红寺堡区生命线这条路上,步履坚定。
 
  天色渐晚,夜幕降临,但是“供水人”的脚步并未停止,他们怀着“聚合点滴、泽润生民”的使命,或忙碌于信息的梳理中,或奔赴在抢修管道的路上……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湿地美 金秋着“盛装”
    黄河湿地美 金秋着“盛装”
    是谁?在这个秋天,打翻了北塔湖的“调色盘”
    是谁?在这个秋天,打翻了北塔湖
    宁夏人物
  •  36℃高温下 “菌草之父”扎进宁夏
  •  王宁:让“贺兰枸杞芽菜”的名头
  •  李俊平:履职尽责亮本色 不忘初心
  •  姜召会:黄河岸边驻进村民心坎里
  •  纪成军:当好行业领头羊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