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光滑的路面,漂亮的牛元素,集科技、创新、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展示中心,让坐落在吴忠市利通区的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吸人眼球,极具现代化元素的建筑很难让人联想到以前的它设施陈旧、服务单一……
改造升级 为养殖基地换“新装”
近年来,为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村发展增添活力,吴忠市利通区农业产业园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按照吴忠市利通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举奶业优质安全发展的旗帜,不断强化措施,为农民增收、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和农村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丰羽翼、添动能。

改造提升后的养殖场
作为吴忠市利通区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五里坡奶牛养殖基地(以下简称养殖基地),因远离居住区和工业集中区,人烟稀少,形成了天然的封闭养殖环境,成为适宜发展奶牛养殖的最优选择。自2011年养殖基地开工建设以来,已经完成了一、二、三期共计27个养殖场、有机肥厂1个,总投资达到24.6亿元。在产业园内,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100%,远高于全国56%的平均水平,奶牛良种率高达 100%。奶牛年均单产达 9-10 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吴忠市利通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酒香还怕巷子深。尽管拥有最大规模的基地、天然的养殖环境和优质的奶品质,但在面对园区干道破损、基础设施落后、防疫通道仍然采用落后的人工操控的消毒设备及操作平台、部分路段没有设置防疫通道、消毒不严密、沿路缺少亮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使得养殖基地知名度和奶品质却远远无法匹配。
严于标准,重在规范。优化建设是打造优秀品牌的开始。为此,产业园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共同建设”的原则,通过对养殖基地防疫服务站防疫通道扩展、骨干道路维修及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完善提升了产业园内相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测、检验、疫病、应急的车辆装备等设施设备,完善办公条件,加强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增强基本服务能力。
改造提升后的外景
“通过提升工程,提升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园区的宣传力度,将观光旅游与养殖结合,进一步提升奶牛养殖的知名度,加快养殖业发展。”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服务 为养殖基地赋“新能”
科技赋新能,创新促发展,服务提品质,展示显成果。对于养殖基地而言,更新的不仅是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内在芯片”。
吴忠市利通区农业产业园以科技为抓手,以服务为目标,在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打造极具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中心。以“多中心、组团式”为建筑结构,通过设置综合服务、综合展览两个区域、奶产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奶产业发展综合展示、奶产业科技成果交流、奶牛文化科普教育四大功能让养殖基地成功摆脱结构单一、服务受限的模式。
改造提升后的科技中心
科技服务中心大厅以奶产业综合服务区为主,奶业执法、构建多方协商机制、建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专家对口帮扶等八项公益性服务窗口和优质牧草种植服务、社会化检测服务、优质奶牛饮用水服务、常见疫病防控服务、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服务等八项经营性服务窗口四周环绕,排布整齐明了。奶牛养殖相关的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有机结合,让科技服务中心成为了吴忠市利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奶牛养殖的“后盾”力量。

改造提升后的奶牛科技服务中心外景
“作为主导产业,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提升工程不仅从内而外得到了更新,提升了服务职能,也是我们打响品牌的第一步。在后续工作中,我们会加大馆内展示内容,力求打造集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科技展示成果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最佳场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外变设施,内提技术。养殖基地的改造和科技中心的打造将进一步提升奶牛养殖的知名度,为吴忠市利通区奶产业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未来,产业园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带发展,以发展促经济,为推进全区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产业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