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额丽其格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年种年收,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回荡在耳畔的歌谣吟唱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真实写照。宁夏灌区是独得黄河水利的膏腴之地,千百年来流传着“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名谚。黄河为宁夏带来了富庶的物产,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航拍)
引黄灌溉古渠系“申遗”
宁夏或将实现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黄河百害,为何唯富一套?除了大自然的恩赐,还依赖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水利兴则仓禀足。”宁夏水利厅渠首管理处党委书记刘建勇说,历代先民开创的自流灌溉、无坝引水等水利工程,与闻名遐迩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相比毫不逊色。
千年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四大古老的灌区之一,始建于秦汉时期,持续灌溉2200 多年至今还在正常运行,期间形成了完善的无坝引水、激河浚渠、埽工护岸等独特的水利工程体系,灌排渠系布局合理,管理制度完善,兼具盐碱化防治功能,提升了区域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实现了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保障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水理念对现代水利的技术和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发掘黄河流域水文化,深入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宁夏,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已将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系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审结果即将于10月10日在墨西哥揭晓,意味着引黄灌溉古渠系有望跻身《世界遗产名录》,宁夏或将实现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九渠之首”青铜峡
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发展高地
青铜峡市处于宁夏平原黄金地带,黄河穿境北流62.8公里,自秦汉时期开掘的九大干渠,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均从其境内引出,是宁夏引黄灌溉历史最悠久、渠系最发达的地区,“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并无虚言,这里的每一条渠、每一处闸、每一座坝,都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厚重的历史遗迹。
青铜峡市具有成为沿黄生态经济新引擎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引黄灌溉古渠“申遗”,必将极大促进青铜峡生态文明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发展。
青铜峡市电力、水利资源充足,特色农业优势突出,工业实力雄厚,形成了以电力、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冶金、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据了解,去年,青铜峡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今年以来,青铜峡市涉及工业、农林水牧、基础设施和商贸旅游等7个领域重点项目227个,总投资506亿元。近年来,青铜峡市突出投资拉动、基础先行,体现产业支撑、方式转变,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发展高地,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布局黄河旅游产业聚集带
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金秋时节,徜徉在青铜峡阡陌纵横、流金溢彩、稻谷飘香的田野,最能体味“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精髓。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宁夏一石,青铜峡独占八斗。中华黄河楼、中华黄河坛、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108塔等景区串珠成线,鸽子山旧石器遗址、广武门口子岩画、北岔口明长城、牛首山寺庙群等景点星罗棋布,黄河文明、农耕文化、丝路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青铜峡璀璨多姿、积淀深厚的文化风貌。
青铜峡市深耕资源禀赋,全景式布局“黄河岸边”旅游产业聚集带、“稻花香里”休闲乡居体验带、“贺兰山下”葡萄酒养生度假带,让全域资源变全域风景。今年,“黄河岸边”旅游带进行了功能补链,在黄河大峡谷、牛首山、108塔等核心景区的衔接地带,建设房车温泉露营地、古渠首水利博物馆、中庄旅游集散地、黄河楼3D模拟艺术馆、薰衣草缤纷园、叶盛地三农业主题公园,将碎片化的沿黄景点串珠成链,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效应。
搭乘“全域旅游”快车,青铜峡旅游正从“门票经济”向创意经济、产业经济转型。记者获悉,青铜峡市计划到2018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旅游业从业人员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达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的10倍以上,届时,当地农民年均纯收入20%以上将主要来源于旅游收入。(额丽其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