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渠习称常乐堡渠,明代已有记述,原开口于中卫县黄河南(右)岸上河沿,经下河沿,于常乐堡枣林子入黄河。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高士铎在边墙(长城)抵河处的石厂沟创建新口。民国时,黄河改道,堡民于张家营子北另开新渠一道,在枣林子北开“和合”、“天佑”两渠,并修建天车10辆,以济渠水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进行改扩建,将“和合”“天佑”两渠并入角渠。1966年由于渠口淤高,不能引水,在羚羊寿渠周家尖子建水轮泵站,由寿渠供水,废除了刘家湾以上九公里渠道。1974年将废弃的渠道重新修复,并对其下游渠道进行整修。1975年废除水轮泵站,改由原角渠口引水。1977年改建干渠一号退水闸。1981年新建1孔浆砌石开敞式渠口进水闸,改变了多年无闸引水的局面。1987年春于下河沿瓷厂北建补水泵站1座,为渠补水。
2004年,沙坡头水利枢纽全面建成,自大坝左岸6号发电机组尾水引水,结束了无坝引水历史。2012年5月,实施沙坡头南北干渠续建配套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羚羊角渠与羚羊寿渠组成沙坡头南干渠,现干渠全长43公里,灌溉面积20.6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