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负责人参加盛会并接牌。至此,宁夏第一个世界遗产诞生了。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起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国际灌排委共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7处,中国四川乐山东风堰、诸暨桔槔井灌工程、陕西泾阳郑国渠等10处工程先后入选。
其遴选条件为灌溉工程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等。
宁夏引黄灌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更好传承水历史、弘扬水文化,全面提升宁夏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6年10月,宁夏启动了引黄古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听取申遗工作专题汇报,主要领导先后就申遗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全力抓好此项工作,力争申遗成功。宁夏水利厅按照自治区领导指示精神,将申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与水利部和国家灌排委进行沟通对接,阐明我区“申遗”优势条件,得到了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
同时,成立了由主管厅领导任组长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挖掘梳理宁夏引黄古灌区悠久历史文化,对部分古渠引水段进行生态保护,协调完成申遗文本和专题片的编辑制作,并与自治区宣传部协调沟通,加大“申遗”宣传力度,4月29日,在青铜峡市黄河楼举办了“申遗”万人签名活动,营造了全民关注的良好氛围。
6月1日至3日,经国家灌排委考评组专家现场考察、会议评审,同意将宁夏引黄古灌区列入2017年我国推荐的三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7月份,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申遗文本、专题片等进行多次修改完善,经国家灌排委审定后向世界灌排委推荐报送。8月2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顺利通过了国际灌排委专家评审会议的初评。
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申遗不仅填补了宁夏世界遗产空白,提高了引黄灌区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保护珍贵文化资源,开创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新局面,凝聚水利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有利于增强宁夏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豪,凝聚“塞上江南”的文化之魂,提高宁夏总体文化品位和社会文明素质;有利于宣传展示宁夏平原沟渠阡陌、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助推“生态立区”战略的加快实施。有利于促进宁夏全域旅游及相关产业栖身全国乃至世界优秀旅游资源行列,全方位提升宁夏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宁夏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力和带动效应将是难以估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