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饮水安全工程 > 新闻
【同舟共济谱华章】中南部建设分公司发展纪实
时间:2017-12-22  来源: 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消愁纾困助脱贫 饮水安全保民生
  13.jpg
(龙潭水库)
  “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是宁夏中南部地区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靠天吃饭、集雨饮水”是宁夏中南部地区人民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城乡饮水不安全人口多达110余万人。长久以来,几百万回汉父老乡亲在这片干渴焦灼的土地上盼水、找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预见性地看到了这一点,将水放在了解决西海固地区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提出《引泾济清工程规划》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但受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无法实施。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全力加大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列为重点办理建议,自治区政府将该项目被列为重点工作。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概算,同期自治区发改委批复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至此,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前期审批工作全部完成,标志着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为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早日实现宁夏中南部地区百万父老乡亲的百年祈水梦,一个由自治区政府、水利厅等相关厅局,固原市及各受益县为主体的三级管理、督查、保障体系运用而生,项目法人单位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抽调技术骨干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分公司。
13.jpg 
 (工程可研审查会)
  百万群众翘首祈水
  中南部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的1/23。尤其是海原新区、同心预旺以南,固原市原州区以北,西吉、彭阳县全境的这一地区,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黄河水南扬输水距离长、扬程高、成本大、泥沙处理复杂,这一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长期没有可靠稳定的水源保证,加之持续干旱、用水量增加,用水状况令人堪忧。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人口达100多万,城乡饮水不安全人口110多万。“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是西海固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靠天吃饭、集雨饮水”是西海固人民生存环境的写照。长久以来,当地回汉群众“缺水而困、盼水而兴”。
7.jpg  
(可研评审专家到现场勘察)
  宁夏版“南水北调”设想变为现实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汇聚了几代人智慧和心血的宁夏版“南水北调”世纪工程!
  上世纪70年代初,宁夏老一辈水利专家吴尚贤等首次提出了西海固地区的“南水北调”设想:引泾入清。泾河源头在宁夏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3.26亿立方米,国家分配给宁夏用水指标1.3亿立方米,目前开发利用不足2000万立方米,量多质佳的泾河水是解决中南部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唯一可靠水源。
  此后的30年间,“泾河引水”被反复论证,历经曲折。从全国人大重点督办的4个“水建议”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国务院一步步推动“泾河引水”工程向前行进。
  历史将永远记住下面这三个关键时刻:
  2009年,泾河引水工程第四次启动。4年时间里,数百位中国水利水电专业领域的翘楚、相关部委专家来往穿梭于荒塬枯岭,为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夜以继日地工作。
  2012年6月3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奠基仪式在固原市原州区中庄水库建设现场举行。
  2013年7月,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令人吃惊的缺水现状,山区群众的贫困程度,还有一代代宁夏水利人不舍不弃的坚持,是加快项目落地的‘情感推手’”,宁夏水务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国感慨地说。
8.jpg  
(李克强总理亲临工程现场)
  四载砥砺引得清泉惠民
  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受益范围广、受益贫困人口最多、建设最为紧迫艰巨的“一号民生工程”,也是宁夏水利史上迄今最大、最复杂的系统工程。
  工程总投资36.27亿元,建12条隧洞、3座水库、7座截引工程、7座水厂、35座泵站、92座调蓄水池、1200公里各级管道,解决原州、彭阳、西吉、海原4县(区)44个乡镇603个行政村113.53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殚精竭虑和辛勤汗水。
  4年里,愈万名建设者在宁夏中南部的峁塬沟梁间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中国一流水利工程专家、技术人员和70家在工程建设领域富有实力与经验的施工、监理单位云集于此,用智慧、汗水和使命,夜以继日、呕心沥血,逾越一个又一个技术障碍,书写了西海固扶贫史上的动人画卷。
9.jpg  
(大口径输水管道调运安装)
  工程建设的难度超乎想象:
  要穿越六盘山地震裂隙带,八成地质属Ⅸ类和Ⅹ类软岩,被称为“凿洞天敌”的地下水又恣意汪洋,狭小的隧洞洞径加上强透水腐蚀,极易出现塌方事故。“如此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长距离管道有压输水,在全国当属首例。”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总经理顾耀民说。
  输水洞最长的大湾隧洞是关键控制性工程。隧洞施工至500米处时,遭遇岩石断层,稀泥从断层处倾喷,人员无法靠近,机械陷入泥浆,施工人员奋战20多个小时,才用倒链把机械抢救出来。随着掘进的深入,更棘手的围岩破碎带频频出现,松动的大小岩石不断坠落,为确保安全,钻孔、装药、爆破、拉渣……一个循环进尺由正常情况下的2米,缩短到0.5米,进度也相应减缓。有时施工人员持续两天都无法换班休息,极度疲劳时站着就能睡着。
  胭脂川、白家村隧洞施工过程中曾先后出现5次突发涌水,汪洋大水顷刻间淹至洞顶,最高涌水量达每小时400立方米,一天达到1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10万人的县城一天的用水量。秋冬涌水更是冰寒刺骨,不少人因此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连通工程点多、面广、线长。1200公里长的主管线和4500多公里支管线、入巷入户管线,在千山万壑间行走。有时,梁顶到沟底的最大高差超过400米。上梁,没有路,管材、混凝土如蚂蚁搬家似地起吊挪运。下沟,多为砂砾石层,排水流沙不断涌埋,开挖、排水、安装、回填等工序火速进行,全天处于“战时状态”。往往辛苦到天黑收工,次日天亮回到工地时,却发现百余米的管道像柴草一样漂浮起来。
10.jpg
(大湾隧道“装填炸药”现场)
  长达1400多天的工程建设,大多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而每年仅7月到9月是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偏偏这段时期恰逢汛期,连绵阴雨不但阻隔工期,还会成倍增加工作量:除了一次次返工,建设者们还要对黄土进行晾晒,要像钉钉子一样打地桩来应对湿陷性黄土沉陷这一高原施工难题。雨一停歇就要马不停蹄地追赶工期,架上夜灯突击抢工,几乎不休不眠。
  难题不断,胜在群策群力。一个由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水利、发改、财政、国土、环保、林业等相关厅局,固原市及中南部各县区为主体的三级管理、督查、保障体系应运而生。自治区政府每年将工程列入“三重一改”重大工作推进机制中。项目业主单位、参建方与10余家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开辟了一系列新技术,使施工一路破障前行,且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安全事故。
  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自治区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成熟一片、审批一片、建设一片、受益一片”的科学人本思路使得项目沿线群众纷纷提前受益。2013年11月18日,经过建设者近200天的日夜奋战,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多年困扰西吉县城10万居民的“喝水难”“水难喝”问题终成历史,工程落地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3年;2016年1月28日,海原县21.85万群众逐步喝上“放心水”。2016年10月8日,工程全线通水,从此,百万群众祈水梦圆,结束了缺水少水、水质不安全的悲辛史。
11.jpg  
(西吉应急供水通水)
  从此共饮一河水
  2017年,过了立春的西北寒意甚浓,西吉县兴隆镇兴隆村村民单维德洗过脸,习惯性地摩挲一下皮肤:绵绵的。水在烧水壶里翻滚,发出“突突”的声响,水蒸气在房间里氤氲一片。单维德开始泡茶,茶叶在透明玻璃杯中一遇到开水,开始做自由体操,恣意伸展,杯中顿时翠色盈盈。“这风景多好看啊,我现在天天看都看不厌。”单维德眼神温和黏腻,毫不掩饰自己对杯中景色的贪恋。单维德吸溜着酽香的茶水,将守着苦咸水过日子的岁月冲进记忆深处。
  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打破了原来水利工程“单打独斗”,一个项目只解决一个问题的模式,将当地水资源管理、配置、输送,以及水质提升等统筹管控,打通了宁夏境内泾河与清水河的经脉,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世世代代被水缚住手脚的人们,生活从此换了姿态:
  拉水用的水囊大缸另作他用,各家各户拆了锁的水窖有了新的使命;洗衣机、热水器、电水壶终于可以尽情使用了;最直接的实惠是,人均每年500元的水费支出省了下来。
  过去西吉县工业几乎空白,而今,13家企业在这里落户。
  放眼宁夏南部山区,中南部城乡饮水工程引发的“蝴蝶效应”才刚刚显现。乘车翻山越沟,水到之处村舍错落有致,红瓦新墙,庭无尘杂,人们精神饱满,交谈中尽是脱贫致富的心劲和打算……
12.jpg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通水仪式)
  铸廉洁工程润泽万家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是我区头号民生水利工程,社会高度关注,百姓热切期盼。开工伊始,就出台了《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廉洁风险点防控手册》。工作中,中南部建设分公司积极行动,认真部署,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纪委关于深入开展廉洁风险点防控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全面深入地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努力在岗位风险排查、构筑防控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为确保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自开工建设以来,无一越级上访、无一重大投诉。
14.jpg
(中庄水库)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分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世纪伟大工程破解了宁夏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瓶颈,有效地解决了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随着供水网络化和供水城乡一体化的跟进建设,工程效益逐渐释放,四十年期盼,百万人心愿。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的决策、开工、建成,见证了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一个民族地区的沧桑巨变,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成功注脚。
编辑:李娟怀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报中央环境保护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全区最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冰铺湖水银为面 风卷汀沙雪作堆
    冰铺湖水银为面 风卷汀沙雪作堆
    花博园雪后美景
    花博园雪后美景
    宁夏人物
  •  石昌宁:开拓进取的脚步永不停歇
  •  专访网秦创始人史文勇:汽车从传
  •  李小花:身残志坚 慧心巧思
  •  【水投人风采】尹站雄:平凡的岗
  •  孙元英:桃李芬芳 教书育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