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忠诚担当 求实创新 > 文字头条
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水利看点
时间:2023-03-06  来源:中国水事
  3月5日上午9时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
  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关于水利的内容?
  一起来看!
  
  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
  提前实施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依法盘活用好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分两期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400亿元,为重大项目建设补充资本金。运用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采取联合办公、地方承诺等办法,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全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9.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一定程度弥补了消费收缩缺口。
  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实现稳中有增。
  以粮食和能源为重点做好保供稳价
  有效应对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不误农时抢抓粮食播种和收获。
  二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批防汛抗旱、引水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67.9%上升到87.9%,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深入实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帮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了保障。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区域支持力度,坚持并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社会投资成倍增加,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重点支持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4500多公里增加到近1万公里,排水管道从63万公里增加到89万公里。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完善水利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4.56亿亩。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符合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80%提高到8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革和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
  
  对202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阳光和煦迎春归
    阳光和煦迎春归
    风姿绰约的白顶溪鸲
    风姿绰约的白顶溪鸲
    宁夏人物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王东新:履职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枸杞姑娘”陈晓燕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