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醉美东麓 > 焦点要闻
贺兰山下 紫色传奇
时间:2023-04-24  来源:银川日报
  贺兰山东麓郁郁葱葱的葡萄种植基地。(摄于2022年6月) 
  贺兰山东麓,工人正忙着采摘酿酒葡萄。(摄于2022年9月)
  开栏语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勤劳奋进的创业者、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如今已是宁夏香飘世界的“紫色名片”。累累成果,绝非轻易可就,葡萄酒产业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蓬勃兴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拓、接续奋斗的风雨历程。“葡萄·酒记”栏目,将走近这道宁夏土地上的地标性”风景”,记录它的一路走来,书写它的动人故事,述说发生在它身上的一个个“紫色传奇”……
  4月,正是贺兰山东麓葡萄展藤的时节,在这条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里,亿万株葡萄迎着和煦的春风,舒展开僵硬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努力向上生长。宁夏的葡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由丝绸之路来到宁夏的葡萄
  4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阅海湾的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物馆(以下简称“葡萄酒博物馆”),馆内展室里的“大地”雕塑中,一条条葡萄根深深地扎了下去,汲取着养分,这正是发生在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带上最真实的写照。那么,有个问题自然而然会浮现脑海,葡萄最早扎根于宁夏大地,是在什么时候呢?
  西北民族大学葡萄酒文旅方向研究教授张红梅介绍说,中国有关葡萄酒的最早记录见于《史记》。公元前138年,西汉派使者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于是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开始从西域传到内地。传播的路线是“古丝绸之路”,先至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至宁夏、陕西西安等西北地区,其后才传至华北、东北及其他地区。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的传播,葡萄在宁夏生根发芽,园艺事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就是当时宁夏河套平原风光的真实写照。而诗人贯休“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的著名诗句,则是唐代宁夏地区已经大量栽培葡萄的有力佐证。
  悠久岁月里的葡萄种植及酿造
  宁夏河套平原一度是西夏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政治经济中心,园艺产业出现了“丛林果木皆增盛”的繁荣景象。当时种植的葡萄,品质极佳,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葡萄,先朝西夏持狮子来献,使人兼赍葡萄遗州郡,比中国者皆相似”。将葡萄作为赠送路过州郡官员的礼品,使葡萄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北宋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指出:“葡萄作酒法,总收取子汁酿之自成酒。”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史称“西夏”)后,善饮的民族对果酒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当地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生产的发展。
  张红梅说,元朝建立后,对果酒的巨大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元代诗人马祖常在其《灵州》一诗中写下“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的著名诗句,真实再现了灵州葡萄、葡萄酒的繁荣。古时的灵州,就包括现在的宁夏银川和灵武地区。可以看出在元朝时期,葡萄种植及酿造业已在宁夏河套平原十分兴盛。纵观中国葡萄酒发展历史,很有可能在那个时代,宁夏就已经是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地区。
  明清时期,宁夏种植的葡萄品种“有绿色、紫色两种,大如白枣,皮薄多汁,食味极甜爽鲜美,南方所无着。球旁或生细蔓,上结小葡萄,如豆大,味更绝佳。”民国初,宁夏又培育出了新的种植品种,其中“锁锁葡萄,大如纽扣,皮薄无子,食之蜜甜,堪制葡萄干,尤称特产。”
  宁夏现代葡萄酒历史的开启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葡萄种植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继续发展鲜食葡萄的同时,将种植品种重点转向酿酒葡萄。20世纪80年代,现已去世的中国葡萄酒泰斗贺普超教授考察了宁夏的葡萄种植的风土条件,首次提出“贺兰山东麓是葡萄酒的未来之乡”。
  受到贺教授的鼓励,1984年宁夏农垦玉泉营农场大规模引进酿酒葡萄品种,试种很成功,品质优良。原玉泉营农场场长刘虎山介绍说,1985年2月,玉泉营农场正式试制酿造出了宁夏第一瓶干红葡萄酒。这一时期,1985年宁夏玉泉葡萄酒厂开工建设,并在次年投入生产。1989年,玉泉葡萄酒厂生产出了“玉泉牌”葡萄酒(后于2007年更名为“西夏王”)。
  记者从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1994年,“第四次全国葡萄科学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国内和国外葡萄专家总结:“毫无疑义,它(宁夏贺兰山东麓)是我国最佳的葡萄产区之一,因而也是我国生产高端葡萄酒的最有竞争力的潜在地区。”1997年,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人民币创办了贺兰山葡萄酿酒公司,开荒治沙,连片种植酿酒葡萄8000亩。1998年,宁夏御马葡萄酒有限公司种植酿酒葡萄5000亩,建成年生产能力2万吨的发酵厂一座。自此,正式开启了宁夏现代葡萄酒的历史。
  此时放眼贺兰山东麓,春风里的葡萄藤,从湿润的泥土中伸出枝芽,藤蔓努力匍匐向上,它们最终会长出叶子,结出紫色果实。这果实,是一个关于宁夏葡萄酒的紫色梦想,它沉淀于高脚杯中,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记者 刘旭卓 文 李靖摄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彭阳山花“醉”美
    彭阳山花“醉”美
    南华山:春雪妆扮山川施粉黛
    南华山:春雪妆扮山川施粉黛
    宁夏人物
  •  王小龙:为宁夏装备制造业发展贡
  •  于卫军:一二三产相融合 红火日子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