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腿疼”!“长个子呢,没事,慢慢就好了。”“妈妈,我膝盖疼”!“磕的吧,玩起来要小心呢”……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达,家长可别总说“没事儿”。专家提醒,孩子在长身体时出现的生长痛,和患有小儿滑膜炎等疾病的疼痛是不一样的,仅根据孩子的表达就以为是磕碰到或者正常的生长痛,是有风险的,一旦是疾病类疼痛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腿疼,到底哪在疼?
欣欣妈妈最近白天上班总是没精打采的,同事关心她怎么了。她说孩子快8岁了,最近可能在长个子,半夜睡不踏实,有时候还会哭醒,说自己腿疼。“肯定是生长痛,一两岁的时候孩子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带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医生说,孩子在长个子会不舒服,也正常。”欣欣妈妈说,这次她就比较淡定了。
具体孩子生长痛有什么表现,欣欣妈妈说,“白天很少听孩子说腿疼,一般是晚上喊疼,而且疼的位置也不固定。不过身边有朋友的孩子也是腿疼,后来查出是患有小儿滑膜炎。我其实也比较疑惑,怎么分辨是生长痛,还是疾病引起的腿疼呢?”
对此,宁医大总院骨科主任陆志冬说,“这个妈妈观察得还是很仔细的,比如她发现孩子疼痛位置不固定,这就是生长痛和疾病引发腿疼的一个明显区别。疾病引起的疼痛,通常会有确定的疼痛区域,所以如果孩子表达腿疼痛,可以具体问问哪里疼,如果有明确的疼痛位置,就要及时就医。”
生长痛常发生于3~12岁
到底什么是生长痛?对于一些家长的疑惑,陆志冬解释说,“生长痛多发生在3~12岁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身上,疼痛常见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部分病例是一侧疼痛;生长痛一般都在晚上发生,儿童白天玩耍学习,活动量比较大,即使有痛感,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夜间安静下来,身心放松,感觉疼痛不适,甚至难以忍受。”
生长痛的病因主要是该年龄段儿童的身高快速增长,骨骼生长的速度超过骨骼周围神经、肌肉的生长速度,肌肉、神经受牵拉,引起疼痛;白天玩耍时活动过度,也会加重肌肉酸痛感;另外,该年龄段的儿童对钙的需求比较大,如果合并缺钙,也会增加疼痛感。
腿疼,或因滑膜炎引起
陆志冬介绍说,春秋两季,易发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这种疾病的表现也是下肢的疼痛。如果孩子年龄小表达并不清楚,家长又没有当回事,就会耽误治疗。
不久前,4岁的小雅晚上睡觉时突然喊腿疼,不敢站,走路也一瘸一拐的。孩子妈妈很奇怪,女儿没有外伤,也没摔着过,怎么会突然腿疼。起初她以为孩子是正常的生长痛,但一连好几天孩子一直说腿疼,再具体问,会按住胯关节说那里疼,这让小雅妈妈警觉了,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结果确诊为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
对于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陆志冬介绍说,它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髋关节疾病,也是儿童髋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病大多数发生在2~12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摔伤、感冒是本病的两大诱因。由于小儿股骨头发育尚不成熟,关节囊较松弛,下肢一旦过度外展,如从高处向下跳跃,或走路不稳造成下肢外展位扭伤,或过度跑跳劳累使关节囊受到拽伤,或关节囊被挤压等就会引起髋关节滑膜炎。”陆志冬介绍说。
感冒也可能诱发急性髋关节滑膜炎
有些孩子没有受过外伤,诱发急性髋关节滑膜炎的原因也可能是“感冒”。原来,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感染后侵袭很多器官,其中一部分会影响到孩子的滑膜,从而引起髋关节滑膜充血、水肿等,也会导致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疼痛表现为髋关节周围或大腿内侧甚至膝关节疼痛,常在夜间出现。其次,孩子不愿站立,即使走路也是一瘸一拐,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假性延长腿,好像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陆志冬也表示,一方面,髋关节滑膜炎很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医生会通过化验血、彩超等检查来判别。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或者耽误治疗,孩子照旧经常运动的话,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髋关节滑膜炎,严重的甚至导致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使髋关节功能出现障碍。
提醒
当心是其他疾病引发
陆志冬同时提醒,临床上,还有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孩子腿部疼痛,比如出现感染类疾病,当细菌进入身体后造成局部疼痛,会引起肢体红肿、发烧;再有就是像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这类的疾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下肢疼痛,这类疼痛通常有明确的位置,而且进展快。
小贴士
这样应对生长痛
如果经过医生检查,孩子确实是生长痛的话,家长也无须紧张,可以用讲故事、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
还可以对患儿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缓解疼痛。生长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患儿的活动,如果疼痛比较严重时,注意让患儿近期多休息,适当减少运动,让肌肉放松。孩子营养也必不可少,可以多进食牛奶、核桃、鸡蛋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等。 记者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