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火”,手上长了倒刺随手撕掉,脸上的痘痘顺手抠掉……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毛病,很多人不以为然,处理的往往很随意。但医生提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并不等于“小病”,可千万马虎不得,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惹来大麻烦。
上火了就吃牛黄解毒片
春天风干物燥,最近不少人出现了上火症状:口舌生疮、嗓子干痛……发现上火了,很多人习惯吃几片牛黄解毒片。但医生提醒,如果长期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也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反应。
“牛黄解毒片是泻三焦实火,清肺胃实热的,如果病因明确,可用牛黄解毒片短期缓解症状,但该药服用时间不应超过3天,切忌过量或长期服用。这是因为,牛黄解毒片中含有大黄、冰片、石膏、黄芩等成分性质寒凉,若大量服用会伤脾胃,并产生药物依赖。在临床上也发现,有些患者为了泻火解毒,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出现了皮疹、巨痒、胸闷、腹泻等症状,这时应警惕砷中毒。”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王昊解释。
一便秘就喝泻药
受便秘困扰3年多的陈女士,一直都依靠泻药帮忙。今年过年期间,陈女士肉吃得多,菜吃得少,加上运动也少,便秘更加严重了,就连药物也很难解决问题,于是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检查,陈女士竟被诊断为结肠黑变病,医生分析很可能就是长期喝泻药导致的。
对此,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飞雄表示,“对于经常便秘的人而言,泻药可解决燃眉之急,有些人觉得泻药方便、痛快,把它当成‘灵丹’,这是非常危险的。门诊上见过长期喝大黄水的患者,肠子都黑了。”其实,滥用泻药不仅治不了便秘,还可能诱发结肠黑变病、结肠息肉等,增加癌变风险。
便秘的诱因复杂,饮食结构的精细化、慢性病、压力、肠道内菌群失调、胃肠动力不足、肠道器质性病变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便秘,所以诊治有时要涉及多个学科。预防便秘,在饮食方面,要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同时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如红薯、芹菜、萝卜、白菜等;坚持体育锻炼也能改善胃肠的蠕动,提高腹部肌肉的肌力,也可多做转动腰部、练提肛的锻炼,每天早晚都练几十次。
长了针眼挤出来
一觉起来,市民孙先生的右眼肿起一个小包,长“针眼”了。“以前眼睛上就长过这种针眼,拿针一挑把脓挤出来就好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孙先生挤了挤针眼,没想这次不仅没好,眼皮还肿得更厉害了,吓得孙先生赶紧去看医生。
“我们常说的针眼学名麦粒肿,是眼睑腺体感染出现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往往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脏手揉眼、细菌侵入眼睑所致。麦粒肿发生后会出现眼睑局部的红肿、充血,触碰或眨眼时会有疼痛感,随着炎症的发展,数日后会出现黄白色的脓点,这时很多人会用手挤压或用针挑破。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存在着风险。因为眼睑的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眼眶内静脉相通,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挤压可能会使炎症扩散,甚至可能引起合并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等。”宁夏眼科医院眼眶和眼美容整形科副主任医师杨伟提醒说。
早期麦粒肿,眼睑只是红肿痛,没有局限成小的硬结时,可以进行冰敷,不宜热敷。“通常情况下每次冰敷20分钟,每天冰敷6次及以上。同时配合外涂抗生素眼膏,可较快痊愈。脓肿形成后可到眼科门诊切开排脓。如果麦粒肿炎症比较严重,或者是反复发作,一定要到眼科就诊治疗。”
脸上的痘痘用手抠掉
脸上长了痘痘影响颜值,很多人会选择用手抠挤。但你知道吗,随意抠长在面部三角区内的痘痘,可能会带来风险。
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雷鸣提醒说,所谓面部“危险三角区”,即面部以嘴唇画一条直线,以鼻根部为一个点,连接起来的区域就是危险三角区。这部分的面部血管很丰富,并与颅内血管相通。“人的双手每天会接触无数的细菌,脸部的皮肤也并不是完全干净,动手挤痘,这些细菌或病毒可能会顺着伤口背后的血液传播,引起大脑中的海绵窦发炎。而海绵窦在大脑中就像一个交通枢纽,海绵窦发炎后,这些细菌或病毒就会通过这个交通枢纽感染大脑的其他部位,轻者会感到头晕、头痛、呕吐,重者可能会发高烧等。”
手指长倒刺随手一撕
“右手小拇指长了个倒刺,碰到物体时有些疼,就用手将倒刺撕掉了。虽然倒刺根部出了一点血,也没在意。”市民赵女士回忆,没想到第三天整个小拇指肿起来了,又红又痛,赶紧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发现,赵女士因为手撕倒刺引起了感染。
手指甲长出倒刺实际上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并不是大问题。但用手野蛮去撕倒刺,这样反而会造成倒刺根部皮肤真层暴露,为病菌入侵打开方便之门。一般情况下,撕倒刺后无并发感染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引起了继发性的感染就比较麻烦,比如可引起甲沟炎或甲下脓肿。
发现倒刺应拿剪刀或指甲刀把它剪掉,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用酒精消毒手指和刀具后再剪倒刺。 记者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