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走出来”的人生,破茧成蝶
时间:2022-12-20  来源:银川晚报
  刘效辉
  刘效辉设计创作的皮艺画。
  12月15日,在宁夏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三楼的一间工作室里,50岁的刘效辉正坐在窗前的工作台旁,聚精会神做着皮带,小心翼翼地在皮带上打着花纹。幼儿时得的小儿麻痹症让他失去了站立能力,但并没有打倒这个一脸憨厚的汉子。
  如今,专注皮艺制作的他,每一条皮带制作完成后,都会在背面打上自己的作品LOGO——蝴蝶。他笑着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是喜欢蝴蝶……
  走出自己的世界
  “我曾经在家里窝了10年,没出门。”刘效辉的这句话,着实会让人吃惊,因为仅从眼前的一切来看,你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将这位满面笑容的人,和这句话联系起来,而且如果不是提前知晓,你甚至看不出来此时端坐在椅子上的他,是一位身体不便的人。
  但刘效辉的确有过极为颓废的10年。“我每天趴在窗户边上,看着外边小巷里人来人往,想出去,又怕出去,脑子里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刘效辉说,1990年,他从老家甘肃省会宁县跟随父母搬至吴忠市,在吴忠市的家里,他窝了10年没出门。如今刘效辉笑着说这一切,但记者还是能从他的语气和表情里,听到和看到那10年,给他造成的伤痛。
  10年后,2000年,刘效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他从楼上的窗户边,挪到了楼下的看车棚,当起小区看车人。对普通人来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于刘效辉而言,的确可称得上“勇敢”。他坦言,这一步,自己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有身体上的不便,也有心理上的阻碍,但庆幸的是,他终于下定决心走出自己的世界。
  “刚走出来时还是会觉得别扭,怕别人指指点点,但时间长了才发现,那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真的会歧视残疾人,或者看不起我。”刘效辉说,外边的世界,并不像之前想象中的那样,会拒自己于千里之外。
  工作带来的欣喜
  看了近10年车棚,和外人接触越来越多的刘效辉,变得开朗起来。2010年,他从吴忠来到银川,这给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更大的窗。
  “刚来银川时,和一些残疾朋友联系,开始打柔力球,从那之后,就有了自己的圈子,也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天、玩。”刘效辉说,2014年,西夏区举办了一届残疾人培训班,在培训班上,他认识了很多残疾人朋友,也开始和自治区残联有了联系。
  “说实话,在家的时候,我以为全天下就我最不幸了,但真正走出去,亲眼看到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比我的状况要差,人家都能勇敢走出去,我为什么不能?”2014年,在自治区残联的帮助下,刘效辉开始学习串珠、十字绣等一些手工活,看到自己的辛苦和努力获得经济收益时,他激动地流下眼泪。对他而言,这些挣下的钱不仅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肯定,他对于这个社会和其他人,是能做出贡献的。这份成就感,让他欣喜不已。
  坚持不放弃
  采访当天,刘效辉聚精会神制作着一条皮带。从2018年开始,他参加宁夏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培训项目,学习皮艺制作。学成之后,一直专注皮艺工作至今。
  “刚学的时候困难太大了。”刘效辉笑着说,培训班在四楼,当时条件所限没有电梯,自己只能爬楼梯。四层楼爬上去,累得满头大汗,后来残联照顾他,在三楼为他找了一间宿舍,但即使隔一层楼,对刘效辉而言,也是极大的困难。“数着台阶往上爬,但不管多难,我总想着要学会。”他说,相比身体上的困难,心理上更艰难。因为没上过学等各种原因,他对于皮艺雕刻的花纹等元素的理解,显得十分困难,别人一眼就能看懂的内容,他理解不透,要反复研究、琢磨。“有一段时间,真的特别想放弃,有些花纹和步骤,不管我怎么想,总是不明白,所以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个,但最终还是听了孵化基地领导的话,坚持下来了。”刘效辉说,很多人激励他,鼓励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这才有了今天的手艺,他很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朋友。
  生机勃勃地去生活
  皮艺是一门安静的手艺,刘效辉坐得住,有耐心,所以学成后,也觉得很适合自己,就一直做到现在。
  “打稿、雕刻、染色、抛光、缝制、定型……”他说,简单算下来,皮艺制作需要十几道工序,他左手拿着刻刀,右手拿着小锤,一点点敲打雕刻,3厘米宽的皮带上,出现一小块一小块精致的花纹。“当初学习的时候,觉得很难,一个花瓣都雕不好,有些时候能补救,有时候没法补救,有可能一张皮子就毁了。”刘效辉抿着嘴,一边暗暗用力雕刻,一边轻声说道。每一条皮带完成后,他会在背面打上自己作品的LOGO——蝴蝶,蝴蝶下边有一行小的字母,是他名字的拼音。他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是喜欢蝴蝶。
  他的工作室陈设简单,整个房间有两处地方最引人注目,一处是门口的架子,上边整齐地摆着他的皮艺作品,有漂亮的手提包,也有皮带。他特意嘱咐记者,看看自己设计创作的一件“皮艺画”,这些作品精致美观,针脚均匀,能看到他的用心。
  刘效辉认真工作的时候,身后的窗台上,一盆绿油油的虎皮兰正沐浴在阳光里,和眼前微笑着的他一样,极富生气。  记者 刘旭卓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盛开“冰凌花”
    黄河盛开“冰凌花”
    冬日黄河
    冬日黄河
    宁夏人物
  •  盐池县95后“新农人”当起致富“
  •  发挥科协组织优势 为美丽新宁夏建
  •  张利代表:科技助力欠发达地区转
  •  王兰花代表:精神文明根植沃土 志
  •  赵耐香代表:坚持党建引领 完善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