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春天到,吃椿芽儿
时间:2023-04-03  来源:银川晚报
  香椿炒鸡蛋。记者刘旭卓摄
  吃香椿品鲜香 记者刘旭卓
  香椿。资料图片
  4月的银川,早市上已经有大量香椿售卖,不过这些香椿并不是本地产的。“这段时间上市的香椿都是外地的,在云南和四川有香椿的种植基地,银川的香椿都是从那边过来的。”北塔巷早市上的一位小贩说,最近一段时间,香椿卖到了几十元一斤。
  春天的香椿为什么如此“金贵”?其实,在我国古代,民间就流传着“常食椿巅(椿芽),百病不沾,万寿无边”的说法,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不仅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还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因此,香椿才显得“身价不菲”。
  银川人张海斌关于香椿的记忆,和爷爷有关。他说,小时候每到春
  天,爷爷总会到处找着揪一些香椿芽。那时候没有太多调料,就一撮盐,一勺醋,稍微搅拌几下,腌一腌,就能吃了。小时候张海斌对香椿那种特别的口味有点吃不习惯,总觉得怪怪的,但爷爷吃得很香,一边吃还一边说“雨前椿芽嫩无丝,雨后椿芽生木质”,意思就是吃香椿要趁早,不能等香椿老了,变成“木头”,就不好吃了。第—次采摘香椿,也就是采摘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
  因此,早市上的小贩卖香椿,也不会拿太多的货。这些鲜嫩的香椿一天卖不掉,叶子就蔫了,春菜的鲜香,也就瞬间全无。而吃香椿,怎能少了这份鲜香?
  香椿也叫椿芽、香椿头,民间有谚:“三月八,吃椿芽儿。”说的是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前后,刚好是香椿上市佳季,这个时候的香椿,鲜香脆嫩,最是美味。
  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香椿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介绍说,先秦古籍《山海经》中便有“成侯之山,其山多櫄木”的记载,“櫄木”即为香椿。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以香椿嫩芽叶作为食物的国家,而且“食椿”还有悠长历史。苏武在《春菜》中就曾写道,“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相传早在汉代,民间的食椿习惯就已遍布大江南北,到后世的唐宋及明清时期,更有很多地方产出的香椿成为了宫中贡品,不难想象,香椿在古时候就深受民间百姓和皇亲贵胄的喜爱。
  张訸说,香椿不仅是备受喜爱的食材,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例如,古代香椿树常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这一文化典故正是源于庄子《逍遥游》中那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为上古时代的大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作自己的一年,可见寿命之长久。于是后人便常常用带椿的词语来形容福寿绵延,如以“千椿”形容千岁,又如以“椿寿”作为对长辈的祝寿,以盼望长辈像椿树一样长生不老。
  古人也喜欢直接用“椿”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椿庭”。这一说法与《论语》有关,相传孔子的儿子孔鲤因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便在路过庭院时快步走过,即“趋庭而过”,于是,后人就把“椿”与“庭”结合了起来,称父亲为“椿庭”。而古人又喜欢将母亲形容为“萱草”,于是便有了“椿”与“萱”的结合,如“椿萱并茂”常是用来形容父母健康长寿。
  多种多样的吃法
  香椿最初栽培的目的是为采摘嫩芽作蔬菜食用。张訸说,北宋魏国公苏颂所著的《本草图经》中就有食用香椿芽的相关记载,“椿木实而叶香,可啖”。苏轼也曾经盛赞。到了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称,“元旦进椿芽、黄瓜,一芽一瓜,几半千钱”;戏曲家兼养生学家高濂则在他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卷十二中详细整理记录了香椿芽的吃法,如“香椿芽采头芽,汤焯,少加盐,晒干,可留年余。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面筋,熝豆腐、素菜,无一不可。”而清朝的文学家和美食家袁枚也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香椿头拌豆腐的吃法,称其“到处有之,嗜者尤众。”
  而到了现在,香椿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比如咸揉香椿、香椿炒虾仁、香椿千层饼、香椿豆、香椿拌面、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炸香椿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鲜的香椿芽带有少量的亚硝酸盐,在吃香椿芽前,需在滚水中焯一下,便可以去除。
  “小时候不爱吃香椿,长大了之后,竟然爱上了那种口味。”张海斌说,他最爱的,还是香椿炒鸡蛋,香椿与鸡蛋的结合,是春日里的一道鲜香,金灿灿的鸡蛋裹着红绿相间的椿芽,色香味俱全,夹一筷子,真是一口就“咬”到了鲜嫩的春天。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犀牛湖生态治理
    犀牛湖生态治理
    贺兰山桃花绽放
    贺兰山桃花绽放
    宁夏人物
  •  于卫军:一二三产相融合 红火日子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王东新:履职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