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探寻商周时期的宁夏
时间:2023-07-05  来源:银川晚报
  玉鱼。
  象牙梳。
  铜马镳。
  玉蝉。
  玉牛。
  (以上文物均为姚河源遗址出土)
  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于红河上游北岸支流李儿河和大河、小河交汇的三角台塬地发现姚河塬西周城址。当年,姚河塬遗址考古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委专家给予“五个最西北”的评价: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发现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铸铜作坊遗址。考古专家通过一次次考古发掘,一份份研究报告,探寻着商周时期宁夏的样子。
  在已发现西周遗址中地处最西北
  以往考古学界认为西周西北方向的疆域只到今甘肃灵台县、崇信县一带,再往外就是由犬戎所控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考古专家介绍,姚河塬遗址在目前已发现的西周遗址中地处最西北方,从而将传统认知中的西周疆域拓展到了今宁夏南部及泾水上游一带。
  姚河塬西周遗址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北部,目前确认遗址面积92万平方米,是一个“五脏俱全”的遗址,宫殿区、墓葬区、制陶作坊区、铸铜作坊区、城墙、护城河以及甲骨文等一应俱全,这在已发现的西周遗址中极其罕见,在西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姚河塬遗址是目前所知甲骨文发现最西北的边地。遗址的灰坑及墓葬出土有甲骨文7块,总计发现文字约150余字。卜骨均圆钻,卜甲为方形钻,皆有灼痕。甲字形大墓墓道填土中出土的刻字卜骨,质地为牛的肩胛骨,正反面均经刮治抛光,背面有墨书文字。总计49字,大意为:派人到夜、宕等地巡查、巡视。刻辞涉及到2个人名和5个地名,卜甲文字100余字,是目前西周甲骨单片字数最长的刻辞甲骨,也是目前所知甲骨文发现最西北处。
  姚河塬出土的精美文物
  目前正在展览中的“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精选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文物224组,共计382件,涉及陶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等。饕餮纹梳篦是本次展览的重头戏,也是“获国”的标志性器物,整器分为梳钮、梳背、梳齿三部分。此外,展览还展出了銮铃、车軎等大量青铜制文物,造型丰富、品种繁多。
  2020年,姚河塬遗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铸铜作坊区的发掘。据悉,姚河塬遗址铸铜作坊区,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铸铜作坊区清理的遗迹有道路、房址、烘范窑、储泥坑、掺和料堆积、炉子、水渠、水池、填埋废弃陶范的坑等遗迹,出土陶模、陶范、泥芯、鼓风嘴、坩埚、炉壁、熔铜渣、骨器、石器等一系列铸铜相关遗物,整个铸铜遗址操作链基本完整。
  在古代,铸铜是“高科技”且被严格管控,这样的铸铜规模和能力,说明这个地方的诸侯国级别非常高。该作坊是目前已知最西北的铸铜作坊,也是西周铸铜业中心与边缘对比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它的发掘将有助于深入研究西周铸铜技术体系及铸铜业。
  “中国田野考古二等奖”
  姚河塬遗址考古研究项目还获得了“中国田野考古二等奖”的殊荣,这对于百年来宁夏考古事业取得的成绩,无疑是极大的肯定。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介绍,一般来说,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布设探方——清理刮面——划分地层——刮面划出遗迹开口——清理遗迹——绘图拍照并测量记录——采集遗物——室内清理修复——器物绘图拍照——文字描述卡片制作——论文发表报告出版等。
  姚河源城址采取探方法全面揭露发掘,所有墓葬填土保留曲尺形的剖面,了解墓葬填土的来源方向,试图复原墓葬的填埋过程。将墓葬填土作为一个遗迹单位,包含物全部编号收集,并试图复原墓葬打破前遗迹的虚拟单位。对墓室填土采样浮选,以期通过浮选出的季节性植物种子来判断墓葬的下葬季节等。系统提取环境和残留物样品,人骨资料信息收集完整,通过这些系统科学的信息资料,将会在传统考古、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和体质人类学考古方面实现深入研究的可能,在研究区域内经济、技术、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实现新突破。
  探寻西北边陲文化和社会变迁
  除了姚河源城址,通过对位于固原中河乡孙家庄林场的孙家庄墓地、位于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东北部的王大户墓地、位于彭阳县新集乡熊家洼村山顶的马鞍桥梁墓地的发掘研究,对商周时期西北边陲的文化面貌和社会变迁的探索,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1981年4月,在孙家庄林场发现西周时期墓葬和车马坑各一座。出土有陶鬲1件,铜器234件,骨器12件,玉器4件,毛蚶515枚,货贝195枚。铜器有鼎、簋、戈、戟,车轴饰、軎、辖、銮铃、马镳、马衔、当卢、马冠饰、泡饰等,是宁夏境内首次发现的西周早期周文化遗存,对认识和探索早期调人活动区域和文化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东北部的王大户墓地,共发现墓葬15座,清理8座。随葬品质地有铜、铁、骨、石及费昂斯饰件等,其中以铜、骨为主。王大户墓地的凸字形土洞墓、殉牲动物的种类、放置位置等,皆与以往在北方长城沿线广泛分布的北方青铜文化相同,时代为战国中期,丰富了宁夏北方系青铜文化的内涵。
  2017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红河流域开展系统考古调查时,发现被盗扰墓葬约130余座。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工作。随葬品主要为铜器、铁器、玉器、石器、玻璃器。马鞍桥梁战国秦墓是在宁夏地区首次发现的大规模战国秦人墓地,墓地面积大,墓葬集中,丰富了战国秦墓的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宁夏南部战国秦墓补充了新材料。  记者刘旭卓图片由宁夏考古研究所提供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麦子黄夏收忙
    麦子黄夏收忙
    荷花次第开美景入画来
    荷花次第开美景入画来
    宁夏人物
  •  纪成军:当好行业领头羊
  •  返乡博士在“白茫茫”土地上播下
  •  王刚 :让农民当“甩手掌柜”赚好
  •  让宁夏“质数大米”火遍中国
  •  汪威:立草为业 在乡村振兴中贡献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