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从黄土地到舞台情景剧 黄羊钱鞭的守旧与创新
时间:2023-12-21  来源:银川日报
f19aff0e-a1da-4c52-9ef0-99e19213db20.jpg
黄羊钱鞭节目表演现场。
  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暨黄羊钱鞭培训班在宁夏中宁县举办,来自全区近50名文艺骨干和传承人参加培训,从黄羊钱鞭的历史由来、文化内涵,到舞蹈形态、动作韵律及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教学。这样的学习不仅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或走出课堂,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将黄羊钱鞭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让热爱和喜欢的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下去。
  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
  在灵武市文化馆工作的宋波雯说起这次参加培训,感触颇深。“这次不但有机会系统学习黄羊钱鞭,而且还学习到了更丰富的非遗作品创作,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培训过程中,宋波雯和全区近50名文艺骨干,以及黄羊钱鞭非遗传承人一起学习,除了学习理论、历史,大家还跟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学跳黄羊钱鞭,“我是舞蹈专业毕业的,感觉黄羊钱鞭的一些基本动作很有自己的节奏美,很纯朴,而且一些击打动作还和身体的穴位相应,有很强的健身作用,希望在灵武也能推广这一非遗项目。”
  此次培训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项目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承办,培训特别邀请了原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导万素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并对黄羊钱鞭传承人刘秉国、刘加祥传承的黄羊钱鞭舞蹈元素进行提炼、加工。
  对此,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培训部主任杨乐介绍说,这次培训形式丰富,万素教授通过现场采风、专题教学和实践课程的形式,以她对舞蹈编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从语言、形态等方面对黄羊钱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作出独具新颖的阐释,并赋予了时代新意,进一步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灵感。“万素教授创作了《再现黄羊钱鞭》舞剧,并在舞剧的基础上,为中宁黄羊村打造了一台形式更加丰富的情景剧,在介绍黄羊钱鞭传承的故事情节中,不但表现了这一项目的精粹,还将花儿和说唱等融入到情景剧中,不但展现了黄羊钱鞭本身的文化魅力,也丰富了节目内容,吸引更多观众来了解舞蹈背后的非遗传承故事。”
  从明朝时期演化而来
  说起黄羊钱鞭,宁夏人并不陌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流传于宁夏中宁县余丁乡黄羊村的民间艺术表演,集舞蹈、健身、体育等为一体,由明代游牧民族的一种牧羊舞发展而来。
  刘自寿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羊钱鞭的传承人,这次培训他也参加了,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黄羊钱鞭,让他十分欣慰。他介绍说,黄羊钱鞭起源于1640年明朝时期游牧民族的牧羊鞭舞。据说,当时有一个家境贫穷的少年呼娃,以给牧主放羊为生,因他生性伶俐,所放的羊个个膘肥体壮,在过年时经常可以得到牧主的赏钱。呼娃将赏钱拴在牧羊鞭上,前后左右甩动,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时间一长,便形成了钱鞭舞。随着模仿、追随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钱鞭舞就流传了下来。
  “我听村里人讲,1948年,村民刘明跟随他的父亲刘万众来到了黄羊村,将父亲教给他的几种独特鞭法与当地的钱鞭舞相结合,使钱鞭舞更具观赏性。第二年,刘明的哥哥刘恒从云南退伍回来,看到弟弟玩的单鞭舞动作单一,响声不大,于是改为双鞭舞,一直流传至今。”刘自寿说,这些年,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热爱这门非遗项目,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大了。在他看来,曾经在黄河边、黄沙上、田野间……黄羊钱鞭在男子们的演绎下,生于自然,充满着野性与雄浑,而现在,为了让更多人学习黄羊钱鞭,非遗人和专家们一起努力,不断丰富它的形式——黄羊钱鞭广场舞健身操,成了男女老少都可以跳的健身项目;而搬上舞台的舞剧、情景剧,则让更多游客看到这一非遗项目的魅力,在刘自寿看来,这样的转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走的一步。
  不断创新,坚持传承
  黄羊钱鞭的主要道具是两根长约80厘米、直径约为4厘米的木棍或竹竿,在两端沿径上挖空装上麻钱,再扎上染成红绿两色的麻缨,木棍或竹竿的周身漆成红绿两色的环纹。表演者多穿比较喜庆的红、黄、粉色绸缎宽松服装,女性头饰用红、粉或绿色的方丝巾,男性头饰则用纯白的长方形毛巾。
  中宁县文化馆副馆长陶毅介绍说,黄羊钱鞭舞的基本动作有三种,这三种基本动作的每四拍之内,双脚要随节拍走或踩出十字步,身体要保持平衡,动作要协调大方、流畅。近几年,在诸多文化艺人的不断努力下,黄羊钱鞭又融合了久负盛名的吴起秧歌、安塞腰鼓的精华动作和现代舞的扭摆动作,套路也发展到现在的龙门阵、一字长蛇阵、二龙戏珠等十几种,形成黄羊钱鞭更加欢快流畅,粗犷豪放的独家风格,成为中宁县众多民间社火中的瑰宝,深受群众喜爱。“我们希望能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创作更多的形式,让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陶毅说。
  “我是地地道道的黄羊人,从小就经常能看到大人们欢欢喜喜地表演黄羊钱鞭。我非常喜欢,也就跟着模仿,现在作为黄羊钱鞭的传承人,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让更多人来学习。”刘自寿笑着说,因为自己同时也是村上的干部,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同事们的晨操就是黄羊钱鞭,这也成了村上的一道风景,每天早上都会听到欢快的音乐,以及竹竿敲打碰撞的声音。“最近我们正在带领村民学习黄羊钱鞭的情景剧,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动作复杂了,内容也更丰富了,但大家积极性非常高,每天下午排练都会准时参加,希望这一节目能尽早和大家见面。”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马雯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银川段出现入冬首次流凌
    黄河银川段出现入冬首次流凌
    冬日黄河壮丽奇美
    冬日黄河壮丽奇美
    宁夏人物
  •  责任奉献宁夏山川智慧温暖百姓
  •  治沙英雄 王有德的“二次创业”
  •  高温下 菌草之父扎进宁夏试验田
  •  王宁让贺兰枸杞芽菜名头越来越响
  •  李俊平:履职尽责亮本色 不忘初心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