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葡萄缀满枝头。记者 李靖 摄
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记者 李振文 摄
临近5月,即将立夏,很多人已经换上了夏装,但对于贺兰山东麓种植葡萄的果农和酒庄来说,眼下还不能掉以轻心。4月22日的霜冻考验刚结束,最近是否还会有极端天气不得而知,时刻关注、积极应对,所有人的努力,为的就是能守护葡萄,酿出好酒。
A通宵定时看温度
宁夏每年4月、5月份的霜冻极端天气,几乎形成了某种规律,差不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如期而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2024年4月22日10时28分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3日清晨,全区大部最低气温在0℃到3℃,有轻霜冻,其中贺兰山沿山,盐池县南部、海原县南部、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最低气温可达-2℃到0℃,有霜冻,请注意防寒防冻。”4月22日的气象预警,就像是一道命令,让所有宁夏葡萄酒人进入“备战”状态。
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葡萄酒人清楚,这一时期正值葡萄萌芽、展叶、新梢生长期抽枝时期,0℃以下的低温会对萌芽、抽枝较早的枝芽造成损伤,导致葡萄树轻、中度霜冻害,只有做好防霜防冻工作,才能挺过这立夏前最重要的一次考验。
“每次有极端天气都会比较紧张,每次有霜冻预警,都会通宵定时看温度。”嘉地酒庄种植师裴泓凯说,每年从4月初开始,自己就要一直关注天气,看是否有降雨,大风或者大幅降温天气。“霜冻预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烟法、点火法、灌水法等,我们园子一直在用的就是生烟和灌水同时进行,每次霜冻来之前要提前准备好生烟物料,大多数用的都是秸秆,葡萄园的枝条也可以用作点火法的燃料来提升葡萄园区域的温度,烟会比秸秆小一些,但也能起到一定防范作用。”
B提前做准备
裴泓凯介绍说,生烟主要是让烟雾弥漫在葡萄园上空,让冷空气下降时遇到阻碍,从而对葡萄新芽起到保护作用,而灌水法的原理,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可以提高地表的温度,“一般我们会在凌晨两三点开始关注温度,如果这一时间气温下降到4℃左右,就得开始进行预防,会在凌晨3点半到4点之间,在全园点火生烟,生烟时要看一下风向,让烟雾飘散到葡萄园里面。”
嘉地酒庄的园子里,葡萄种植面积共225亩,目前种有42650株葡萄,6个品种。“这一次霜冻,我们园子温度没有下降得太厉害,早上6点最低温度达到2℃,对葡萄没有伤害。”裴泓凯说,不过最近还得持续关注天气,虽然大概率是不会有霜冻天气了,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在美贺酒庄葡萄园内,一排排葡萄已完成出土,像是整装待发的列兵。经过了前几天的考验,美贺庄园种植师苏旺春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在他的记录本上写着——4月19日~4月24日,受蒙古冷空气南下影响,宁夏绝大部分地区出现“倒春寒”现象,本次晚霜因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导致宁夏全区农作物普遍受冻,对果树影响最大。此时正值酿酒葡萄萌芽期,一些早熟品种已经开始展叶,持续低温会导致幼嫩组织细胞被破坏,进而失水萎蔫枯萎。“所幸我们酒庄快速做出预防,在霜冻来临之前,进行夜间灌水,准备烟雾燃料。”
对此,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黄思明主任介绍说,为了积极应对,各酒庄采取了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管委会也提前引导各酒庄、广大果农通过延迟出土、夜间放烟、田间灌水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霜冻影响。
C难忘的霜冻经历
“霜冻来的第一天晚上,整晚我都处在紧张状态!”位于宁夏贺兰山脚下金山附近的银色高地酒庄庄主高源,说起霜冻时感叹道,“相比2020年来说,今年已经是非常顺利了。”
2020年4月21日,对于宁夏葡萄酒人来说,是难忘的。那年,是十几年来最大的一次霜冻。
当日,宁夏气温骤降,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霜冻天气。“太冷了,气温直接降到了-5℃,马喝水的槽子都冻住了。”那是高源第一次直面霜冻,她回忆说,当时刚过凌晨12点,温度就开始下降了,“我们拿着柳树干,上面裹着纱布、棉布和麻袋布,点起烟火,几个人要跑三块田,放烟的时候,需要围着田跑,不管不顾了,像火炬接力。”
“那一年直接损失达到1000多万元,我们一共2000亩的园子,平均亩产150~200公斤的葡萄,当年霜冻之后,最多也就是30~40公斤的收成了。”贺东庄园的庄主龚杰说起自己印象中的2020年,也是感慨万分。最令他痛心的是,受灾的葡萄树中有225株老葡萄藤。酿酒界一般将葡萄藤年龄40年左右的称为老藤,一些世界知名的酒庄会将老藤产的酒标出来,作为质量的象征。而老藤上的第一批芽子如果冻坏,那么后面再生出的新芽就不结果了,即便结果,也无法达到酿酒葡萄的品质。“今年看样子应该算是挺过去了,老天厚爱,相信2024年宁夏葡萄酒会交出一份让所有人满意的成绩单。” 记者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