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近日,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自治区妇联、宁夏博物馆主办的“中华好家风展”在宁夏博物馆开展,展期到6月24日。
该展分为“前言”“先贤家风”“红色家风”“宁夏好家风”和“结语”5个板块,为观众讲述中华历史上以及当代的好家风故事。
先秦到明清的家训
在展览的开篇,为人们树立了中国传统家风家训发展脉络。在先秦时期的古文献中,保存家训文献最多的典籍当属《尚书》。两汉三国时期,有《遗诏》,是刘备临终前留给太子刘禅的遗训。隋唐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家训专著,被称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家范》是北宋时期家训著作的代表,作者司马光系统阐述了家庭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南宋时期,《袁氏世范》是一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家训专著,袁采在任乐清县令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融入该书,为传统家训开创了新的形式,引领家训迈入更广阔的视野,使其不再局限于一家,而是可推广至四海与世辈。
元人郑太和所著《郑氏规范》是家规体家训的代表。所谓家规体主要是指以家庭(族)的各种具有强制性的规条为记载对象的一种家训体式。
明末贡生秦坊编辑周秦至明代前贤格言懿行,成《范家集略》六卷。其中包括汉代至明代100余位名人家教故事、36篇家训家书,同时选取先秦至明代百余位古代妇女的教育故事。清代《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收纳书信1500封,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三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
历史名人的家风故事
馆中除了展板上的文字介绍,还有部分实物。如《范文正公文集》,是北宋范仲淹创作的诗文别集。《范文正公文集》收录了范仲淹的大量诗文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奏疏等多种文体。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范仲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念。他一生忧国忧民,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情怀,亲定家训族规,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另有林则徐《十无益格言》拓片。林则徐一生为官三十载,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在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中,他始终不忘教诲子女。林则徐的子孙今已至第九代,后辈们牢记祖训“破荡败业非子孙”,故子孙无论居国内或侨居海外,多能勤奋上进。 记者 李尚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