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由金凤区党委宣传部、团委、妇联、文体局、教育局主办的“喜迎自治区60大庆,展金凤少年儿童风采”金凤区少儿才艺大赛在金凤区青年之家举行。
600余名少年儿童秀才艺
两天来,古筝、钢琴轮番上阵,朗诵、唱歌也分外出彩,节奏铿锵、功底扎实的“国粹风”,余音缭绕、优雅好听的经典曲,让现场观众和家长们不由自主地鼓掌叫好。
5岁的周墨涵是此次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只学了大半年钢琴的她丝毫不怯场,完整的弹奏了一曲后,面对大家的赞赏,“小不点”得意地笑了。
驱车两个多小时,专门从左旗赶来参赛的李家萱除了参加钢琴比赛,还报了朗诵,“上场前才发现参赛证落家里了,女儿着急地快哭了,就怕上不了场。”李家萱的妈妈告诉记者,在说明情况后,组委会立马帮忙补办了参赛证,让李家萱顺利登台。
台上孩子们认真表现,台下家长们互相交流,不少家长表示,比赛不仅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也充满教育意义,让孩子在比赛过程中,慢慢领会了要实现梦想就必须不断积累和坚持。
失明女孩赢得全场掌声
从初赛到决赛,选手马奕菲登台时,妈妈哈春燕都陪在身边,搀扶着她坐在钢琴面前,一曲《海顿的E大调奏鸣曲》的弹奏,让全场陶醉,“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有很高的音乐控制力、记忆力、力量和灵巧性才能完成好,奕菲不容易。”评委点评道。
今年12岁的马奕菲小时候因病双目失明,因为音乐,她又重新找回自信。哈春燕说,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看不见曲谱。于是,哈春燕记下要点,学会乐谱,回家一遍一遍地读,直到奕菲听着背会为止。哈春燕说,奕菲坚持利用休息时间练琴,9岁时,考取钢琴8级。弹奏钢琴,是奕菲觉得最幸福的事。
奕菲说,自己永远记得妈妈的话,要热爱生活。“眼睛虽然失去了光明,但内心是五彩斑斓的,奕菲的精神值得孩子学习,更值得我们大人学习。”家长刘鸿说。
文化自信从孩子抓起
“本次大赛是一项纯公益比赛,不收取任何形式的报名费用,优秀选手还将获得由主办方提供的证书和奖励,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参赛选手李念的妈妈说。
据了解,此次比赛邀请了国际音乐艺术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宁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担任评委,有600余名5~15周岁的少年儿童报名参赛。
近年来,金凤区开展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舞台,让他们得到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将文化自信从孩子抓起。(记者 肖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