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城市建筑垃圾固废循环利用项目已投入试运行(11月21日摄)。
建筑垃圾经此处理变成再生骨料(11月21日摄)。
今年前三季度,贺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04亿元,同比增长2.1%。成绩的背后是贺兰县聚焦“四个示范引领”目标、“两都五基地”建设等重点任务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贺兰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补齐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两个收入3块短板,培育锻造示范创建、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园建设3大增长极,全力强化改革、科技、人才、土地4项支撑,切实防范安全、环保、维稳、金融4类风险,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实施“强首府”战略中,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推动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11月底,走进位于贺兰县常信乡的宁夏天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高标准建设的连栋双拱双膜越冬温棚中,只见“空中草莓”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营养液,这种可升降式自动化草莓栽培种植技术,为贺兰县设施农业又添新彩。
草莓所在的智能连栋温室大棚是一种密集型、技术型的农业种植模式。企业负责人张红花介绍,主要引进山东寿光温棚建筑单位和韩国国立设施研究所的温棚建造技术,与传统的温棚相比,这座温棚充满了“黑科技”——遮阳系统、喷雾降温系统、顶部内外拱开窗通风系统、侧面通风系统、水暖加热系统、水肥一体系统、计算机综合控制等自动化系统一应俱全。
“传统10米宽的位置,可以栽种6行草莓,这种升降式的则可以栽种10行,有效节省空间。”张红花指着悬挂在空中的草莓槽介绍道,棚内的电动升降装置可以控制草莓槽在空间中上下移动或倾斜角度变化,以适应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光照需求。温湿度传感器则可以监测室内和草莓槽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与电动升降装置联动,自动调节草莓槽的位置和角度,保持最佳的生长环境。
占地15000平方米的温棚里,日常只需三名工人管理即可,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张红花表示:“通过物联网技术辅助,无论是通风、光照,还是灌溉、加湿,都可以实现自动化,非常便捷。”
宁夏天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农业新模式上的探索是贺兰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贺兰县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快农业新品种引进培育,推广农业新技术集成示范、精准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蚯蚓生物、统防统治等技术模式,推动蔬菜绿色标准园、集约化育苗中心提升、集配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条,聚力转型升级,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日前,银川市科技局公布2023年银川市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拟立项名单,全市共4个项目获批,来自贺兰县的银川艾尼工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西夏区富宁村太阳能热泵及光伏发电系统示范项目”入选,这是该县入选的首个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应用场景以解决产业升级、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开放机会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为出发点,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升级、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打造具有黏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贺兰县围绕县域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重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聚焦企业需求,推动场景机会、能力供需深度对接,推动开放人工智能、智慧社区、“互联网+教育”等应用场景,从“小切口”切入应用产品新技术,创造新需求,形成政府、产业界,科技界协同合作的场景创新生态。
据了解,入选的项目应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热(PVT)热泵和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是利用光伏+光热集热器/蒸发器为核心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可以实现光伏发电+供暖+热水低碳技术应用,具有节能高效、用能清洁、操作智能等优势,对后续推动该新技术在能源低碳转型重要应用场景实现商业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引领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贺兰县主动融入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新增北伏、北瓷等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建成天翼机器人综合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创建行列,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此外,今年大北农科技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宁夏凯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广东佛山建立飞地研发中心,全县还进一步培育壮大百泓永固紫、恒康二甲双胍、双玉防水材料、塞尚蛋白膜等行业“全国单打冠军”。该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发展底线筑得更牢
随着城乡建设脚步加快,各类建筑垃圾、固废垃圾等逐年增长,如何处理消纳建筑废弃物并再次资源化利用,是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道题。
2022年银川市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贺兰县主动融入全市“无废城市”发展大局,引入徽仁(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贺兰城市建筑垃圾固废循环利用项目”,这也是全区唯一创新型固废循环再利用项目。该项目于今年10月建设完成,目前已展开试运行。
走进徽仁(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对设备进行联调联试。在企业产品展示区域,记者看到了各类盲道砖、普通路面砖、护坡砖、仿大理石PC砖等产品,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这些产品都是由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再制作而成,建筑垃圾经过破碎、震动、筛分、挤压等程序可变成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砂石,用于标砖、透水砖、盲道砖、植草砖等80多种再生混凝土制品加工,广泛用于建筑、市政等工程。曾经的建筑垃圾山,在这里变成了废物利用的金山银山。
徽仁(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承好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置建筑垃圾100万吨,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垃圾处置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在资源有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余承好表示,企业选择扎根贺兰县立岗镇,主要是因为银川市、贺兰县招商引资力度大,政策扶持条件好,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贺兰县的城市固废问题,更好地助力银川市“无废城市”建设。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以来,贺兰县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加快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解决方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城乡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记者 梁小雨 田鑫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