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举行了确权颁证仪式,315户移民群众喜领土地确权证。2017年,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村民整体移民搬迁至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搬迁移民人均落实1亩水浇地,并颁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证。2017年以来,由于土地数量差额问题,人均一亩水浇地未能确权。尽管土地流转费发放至今,但土地确权成为移民群众的一块心病。现在,村民们拿到了日夜期盼的“红本本”,明确了产权,对于今后土地的流转使用心里就彻底踏实了。
土地确权 铺好群众增收致富路
“我们现在不仅土地能流转,村里的空闲房子也能有效利用,村民致富的路子多了,群众的生活更幸福了。”润丰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程说,为了有效解决移民群众搬迁后的扶持问题,确保搬迁至润丰村的原西吉县半子沟村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就业有保障、逐步能致富,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依托龙头、企业经营、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原则,在保障农户宅基地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前提下,润丰村引进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其中空置的22套院落发展“润丰宿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
立足于润丰村整体产业规划与建筑风貌,“润丰宿集”明确“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定位,从村集体空置的22套徽派风格的院子入手,以“文旅+”的思路对原有农宅进行改造,植入民宿、咖啡厅、餐厅、萌宠乐园、露营等业态。“润丰宿集”项目通过院落租金等方式为村集体每年增收40余万元,带动30余户村民创业、就业,每户每年增收1~3万元;从开业至今,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营业额超100万元。
“我市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实现应确尽确,登记发证进入常态化管理;‘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已确权面积131.5万亩,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153753本,颁证率97%。目前,承包地流转总面积84.53万亩,流转率达到64.28%,居全区首位。”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通过土地确权盘活闲置宅基地158宗126亩,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盘活闲置宅基地打造食堂餐饮中心、民宿等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户500余户、增加收入500余万元;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盘活22套闲置院落,打造特色民宿,年租金收益11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5万元,带动就业200人次。
土地确权 盘活资源存量
2021年,贺兰县首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交易,此次土地交易是贺兰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的“第一宗”,其使用权的拍卖也敲响了贺兰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第一槌”。经过竞拍,两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面积83405平方米(125.11亩),成交金额共计1224.04万元。通过村企互动落实,把这块地转让给盛唐花卉有限责任公司作花卉交易,带动贺兰县习岗镇红旗村劳动就业。同时,以入股形式为红旗村提供每亩880元租金,壮大村集经济。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动实施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应方式,对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的产业地,实行“预告登记”,先行转让盘活利用。制定印发《2023年银川市辖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工作方案》《银川市关于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11项产业用地盘活利用扶持政策,盘活园区“存量”,激活产业“活水”。2023年以来,银川市辖区有效处置盘活闲置土地2224.65亩,盘活低效用地315亩,通过完善土地供应手续处置批而未供土地面积2854.8亩,有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水平。
积极探索 土地交易有了新路径
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村集体使用国有土地有效路径,会同西夏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集体使用国有土地试点改革实施意见》,先后多次组织人员赴昊苑村现场调研核实情况,摸底农户用地现状,对符合确权标准的64户村民住宅在逐一完善资料的基础上协调推进确权颁证事宜,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管理有序的村集体依法使用各类国有土地管理体系。
“我们研究符合银川实际的‘地票’交易制度,制定了《银川市市辖三区范围内地票管理办法(暂行)》,并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探索制定符合银川市实际的‘地票’交易制度,通过争取跨区域交易增减挂钩指标权限,统筹利用城乡土地资源。”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初见成效,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已完成入市方案核对,正在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预计年底前完成交易,为我市下一步扩大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打好基础。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园区共完成标准地供应5宗,供应面积1091亩。其中市辖区园区标准地供应占园区供应工业用地的33%,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 李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