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加工产品涵盖枸杞干果、枸杞原浆、化妆品、果酱等九大类60余种。
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
枸杞在宁夏大约有600年的种植历史,如今再提起“宁夏枸杞”,它不仅仅能和保温杯、煲汤联系起来,而且多了很多新色彩,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保健品、枸杞休闲食品……越来越多的枸杞精深加工产品陆续闪亮登场,不断刷新着消费者对枸杞“药食同源”价值的新认识。小红果迸发出大能量,各枸杞企业聚焦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让小红果变身“致富果”。
近年来,银川市枸杞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每年综合产值超过了百亿元。全市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银川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枸杞精深加工,以龙头企业带动文化旅游融合及基地建设,借助新质生产力实现枸杞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成为引领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聚集区。
种植端:标准化种植 助力产业迭代升级
我市现有枸杞种植保有面积1.29万亩,其中贺兰县2600亩、西夏区2126亩、兴庆区8179亩,随着产业升级迭代的需求,各基地逐步走向了标准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在位于贺兰县境内的百瑞源枸杞贺兰山种植基地里,每年6月就会迎来头茬枸杞的采摘季,上百名采摘工人迎着朝阳、挽着竹篮,小心翼翼摘下一粒粒鲜红枸杞。这里的枸杞树成行成列生长,机械设备可以轻松下地作业,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
近年来随着枸杞精深加工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枸杞逐渐走向了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道路,该基地有关负责人孙仪介绍,为了种出枸杞精品果,选用了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等多个优良品种,由于该基地集合了不同年代、不同色种的枸杞,这里也被誉为宁夏枸杞的种质资源库。
在种植过程中,该基地全程采用标准化有机种植模式,例如为了防止枸杞枝条四散无序生长,工人们会对枸杞树进行分层修剪,采用篱架式栽培方法,既使之拥有良好的透气性及吸收充足的阳光,也方便机械下地作业。
为了种出高端有机枸杞,基地还有很多“诀窍”:每棵枸杞树下都铺设有滴灌带,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节水节肥又精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则采用无人机植保,实现精准化防控……喝着配比的水肥,晒着日光浴,享受着精细化的管理,这里的枸杞从育苗、种植、修剪,到养护、防控、采摘,每一阶段都得到了精心养护,因此结出来的枸杞果实也发育充分,不仅个大、肉厚,且皮薄、籽少、汁多,为后续的精深加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离开农田,这些新鲜采摘的枸杞将被直接送往枸杞加工厂,在这里,它们经过精挑细选、精深加工,变身为多样化商品。
加工端:科技创新 让小红果“七十二变”
银川枸杞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一直是全区枸杞品牌聚集的优势区域。面对发展困境,银川坚持高点定位,于2020年成立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银川市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银川市枸杞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形成工作合力,全市加快明确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多年来逐步涌现出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沃福百瑞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枸杞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促进了枸杞产业的有序发展。
以百瑞源枸杞为例,企业围绕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建设等三方面不断提升百瑞源形象,不仅建立了标准化种植基地,还依托现代化加工体系研发生产了免洗枸杞、锁鲜枸杞、枸杞原浆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逐步建立起从研发、种植、生产、销售到文化传播等“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
如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锁鲜枸杞、枸杞原浆,就是百瑞源近些年的“明星产品”。走进百瑞源位于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的加工厂,静电除杂、金属探测、分拣包装、紫外线杀菌、无菌净化包装……一道道生产加工工序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锁鲜枸杞不同于传统的枸杞干果,它的色泽保持了原色,口感鲜美,营养丰富,企业研发二部的副总监郭雨桐介绍,低温真空脉动干燥技术作为新型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热风干燥技术,在枸杞制干过程中,不破皮不脱蜡,无任何添加剂,完全保留枸杞表面的天然蜡质层,不仅让枸杞好吃、好看、更营养,也延长了枸杞产品储存期且适应长途运输和销售。
枸杞原浆也是百瑞源近年来推出的“网红产品”。企业研发一部的副总监杨丽丽介绍,这款产品将鲜果制成原浆,最大限度保留鲜果的美味和营养,其口感类似于深受年轻人追捧的奶昔。这款产品异军突起,很快成为了企业电商销售品类中的“top1”。杨丽丽介绍,该产品使用了“常温保鲜专利技术”,是企业自有的创新技术,生产过程中采用超高温控制微生物,使其口感更好,安全指标更高。产品由于携带方便,成为了年轻人养生的必备佳品。
通过技术升级换代和产品创新研发,百瑞源每年的销售额早已从2003年成立之初的四五十万元,增长到年均产值上亿元。该企业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4%,锁鲜枸杞和枸杞原浆增幅较大,其中枸杞原浆同比增长37%,锁鲜枸杞同比增长18.4%。
不仅有锁鲜枸杞、枸杞原浆等“明星产品”,近年来,我市推进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在部门与企业共同努力下,精深加工产品涵盖枸杞干果、枸杞原浆、饮品、茶、化妆品、果酱等九大类60余种,拥有各类枸杞精深加工生产线79条,创建了沃福百瑞、厚生记、杞里香等自主品牌30余个,现有枸杞企业696家,其中加工企业116家,生产效能进一步提高。
文旅端:文旅融合 延伸枸杞产业附加值
在宁夏枸杞“优质优价”品牌带动下,消费者对宁夏枸杞有了更新的认识,由此也催生出体验式旅游产业。特别是随着银西高铁的开通,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宁夏枸杞种植基地和枸杞庄园,现场体验、采摘、品尝枸杞美味。
在位于西夏区的红玛瑙枸杞观光园,体验式销售的形式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的光临。在这里,游客不仅能采摘新鲜枸杞,也能通过园区的科普展示了解宁夏枸杞的种植、效用和食用方法。
而在百瑞源枸杞小镇,这种体验式销售有了更新更多的内容,这里融合枸杞种植、枸杞加工、产品展示、艺术展览、养生餐饮等业态为一体,打造出集枸杞艺术、枸杞养生美食、枸杞养生茶饮、休闲民宿、游学研学、婚纱摄影于一体的“杞园高级会客厅”。
其中以灰白色调为主的枸杞庄园是这座枸杞小镇的点睛之笔,历时四年建设,于2023年投入运营,坐落于贺兰山下,镶嵌在枸杞园中,设计者运用艺术化手法自然呈现出庄园文化以及人文文化景观,为游客带来了自然之美的享受。
“企业想以枸杞文化为主题元素发展旅游产业,丰富产业业态,延伸枸杞产业链,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百瑞源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小镇今后将重点发展艺术展览、公益讲座、星空露营、创意产品体验互动、餐饮和茶艺等文旅活动,让游客在这里看山、看水、看星星、看落日的同时,也能了解枸杞、食用枸杞、爱上枸杞。
目前,我市着重推出近郊周边游、短途一日游、亲子游、微度假等旅游产品及路线12条,将培育成熟的枸杞特色购物店纳入各大旅行社旅游线路中。通过深度挖掘枸杞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合力解决枸杞产业融合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偏低等发展困境。 记者 梁小雨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