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农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持续深化“四联四化”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凝聚红色力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惠农区着眼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将社区党组织前移至小区楼院、居民家中,健全完善街道“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院落(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增强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能力。立足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整合民政、文旅、教体、物业等多方资源,在40个社区建成集颐养之家、照料中心、社区书屋、健康小屋、居民议事厅、文体活动中心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为小区居民协商议事、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惠农区结合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对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种资源进行再组织、再整合,将全区40个社区划分为158个网格,整合成治理“一张网”,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聚集,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快速反应、精准落实、服务群众的能力。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双报到”结对共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推动各类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引导各方力量和广大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汇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联动机制,新建75个“红色物业”,进一步解决了无物业小区、老旧小区管理难的问题。
此外,惠农区坚持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书屋等党群活动阵地全天候对外开放,推行社区“两委”干部坐班值班、预约上门、全程代理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坚持问题需求导向,依托小区民意收集箱、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征集小区居民意见建议和微心愿,摸清群众诉求,积极对接与服务项目相匹配的社会资源,通过“四点半课堂”“爱心敲敲门”服务等形式,为小区居民提供特色化、精细化服务,真正使社区服务延伸到小区楼院、居民身边。 (通讯员马宾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