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受制于现有机制,一些国有企业科研人员享受不到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的长久收益,造成科研成果落地慢、后期“发育不良”等诸多问题。如何破解呢?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子公司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成立新公司作为重点鼓励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明晰科研成果所有权问题,保障科研成果发明人和企业双方的长远利益,使科研成果难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21年12月宁夏东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成员6人,仅仅10个月,该公司合同订单就达950万元,营业收入达850万元,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公司是以自治区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成果为基础,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东方钽业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的公司。”宁夏东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小平告诉记者,自己的团队从2016年开始跟踪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数年的摸索中,先后开展了“金属3D打印技术在稀有金属钽铌领域开发应用”、“钽铌及其合金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研发项目“基于增材制造和化学气相沉积的生物医疗用钽材料的技术研究与验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申请获得了“钽钨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80万元的市场估值。东方钽业将80%的专利价值作价股份奖励给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再入股跟投资金,与东方钽业共同出资成立了新公司。
“上级公司希望我们团队持续不断升级技术,让产品保持市场领先性。我们团队也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具备领跑性,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项目。”李小平认为,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让上级公司和科研团队获得了双赢。
对科研人员而言,科研成果是自己“抱大的孩子”,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孩子”的成长,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回报,心里更暖、干劲更足。同时,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新的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延伸和补全了现有钽铌产业链,更加坚定了继续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心。
“成立新公司后,对我们个人而言,除了以往的工资收入还可以拿到股份分红,当然这部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业绩。”李小平坦言,相比此前的专利转化而言,现在的方式将专利成果和转化效益捆绑在一起。对研发团队来说,以主人翁的心态来推动成果转化,不仅要对生产投入等各方面精打细算,还要对专利落地市场负责到底。
李小平说,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军工和生物医疗领域,对产品的精细度要求非常高,相应也对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准要求很高。未来,他们将以持续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新时期的更大贡献。记者朱凤玲徐毅实习记者丁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