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不断创新改革举措,着力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打造经济新动能。改革至今,共办理审批改备案1641件、告知承诺1789件、优化审批服务10147件,惠及企业近1万余户。
我市在改革举措上做“加法”,建立企业开办标准化体系,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企业开办实现0.5日办结;将“证照分离”改革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相结合,对开办餐饮、劳务派遣企业等15个高频办理事项实行“证照联办”;开展“一业一照一码”改革,对餐饮、商店、药店等5个行业进行试点改革,申请材料平均压缩31.7%,办理时限压缩15.9%,跑动次数减少72%。在办理事项上做“减法”,在全市范围内取消诊所设置审批、广告发布登记等1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企业持有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活动;对5项审批改备案事项,规范完善备案制度,精简备案材料、流程。在数据应用上做“乘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普遍应用,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社保登记等企业开办全流程7个事项“打包”办理,涉及6个部门事项“单点”进入办理,避免企业多部门“跑路”,目前,我市企业登记网办率已达95%以上;集中开展电子证照库梳理清查工作,共录入证照批复模板69套,入库证照49973张、批文47个,实现各类证照信息全归集;开展“审管执信”一体化改革,在办理告知承诺事项时调用核验监管、信用信息10352次,为“证照分离”改革举措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同时也形成了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协同、职能优化的强大工作合力。此外,我市在审批环节上做“除法”,将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生产许可、辐射安全许可等16个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升级为告知承诺事项,减少企业时间成本,节约了房屋租赁、人工工资等费用,企业负担大幅降低。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办理为例,申请人承诺符合许可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发放许可证。今年以来,共办理该事项639件,平均减少审批时限达7个工作日,基本实现拿照即开业。
通过“证照分离”改革,我市审批事项综合时限压减30%以上、材料压减45%以上、环节压减20%以上,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开业经营成本大幅减少,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雷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