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日从青铜峡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青铜峡市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宣传文化活动,为青铜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深化文明实践,做到“一个率先 ”。青铜峡市开展“八传八学”文明实践活动1481场次。创新“五单制”服务机制,截至目前,群众点单549次,实现群众微心愿59个;建设“一库两系统三终端”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服务云平台,实现阵地资源、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个融合,群众网上点单、志愿者在线签到打卡、中心网上考核的三种模式。
青铜峡市增强“造血”功能,实现“两个翻倍”。目前,青铜峡市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实现经济收入600万元,比去年翻一倍。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青铜峡市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开展文化进景区活动,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黄河谣》,目前,已常态化演出70余场次。创作沉浸式实景戏剧“魅力古镇”,为乡村精品旅游创排民俗、非遗文化产品“古渠流韵”,筹拍大型实景演出“遇见青铜峡”,不断把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产业。
同时,青铜峡市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努力增加经营收入,完成创收60万元,比去年翻一倍。
青铜峡市全面综合发力,力促“三个提升”。依托“九渠云”融媒体矩阵,精心策划推出22组专题报道,在九渠云融媒体平台推发“红色记忆”“红色映象”等新媒体系列专题栏目。截至目前,播发电视新闻稿件 1302 条,在宁夏广播电视台等区市主流媒体上稿 113 条,“云上青铜峡”APP客户端下载量85520人次,推送稿件共计19321条,阅读量8461423人次;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6670条,浏览量2825438人次,粉丝数37495人。
积极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城市到届复验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建立吴忠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结对帮扶青铜峡市级文明单位、村镇机制,提高各单位常态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年终效能目标考核中的分值占比。截止目前,全市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占比达到73.5%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9.1%,文明校园占比达到55.2%。
发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青铜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7场次,各党委(党组)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500余场次;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群众身边开展宣讲活动600余场次,受众达3.5万人;吸纳道德模范、农村致富带头人等200余名“草根名嘴”,培育“蒲公英”“东街大妈”“农户学院”等7个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小分队,同时,市级领导带头深入联系点集中宣讲200余场,做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杨迪 张兴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