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紧紧围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紧扣“1335”公共法律服务模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方便快捷、精准高效,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支撑。
今年以来,该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26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万余人次,为群众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182余万元;全市5家律师事务所23名法律顾问为109个村(社区)提供各类法律咨询2800件,制定修改村规民约310件,化解矛盾纠纷35件,普法宣传230场次,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召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完善法援工作机制。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配齐配强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健全完善制度,先后修订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值班制度》等14项制度;建立异地协作办案工作机制,试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减证便民,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安排专人负责智慧法律服务调度平台,努力实现“一网通办、三级运营、三台融合、五化服务”模式;加强人才队伍搭建机制。推行法律顾问全覆盖。
以村(居)法律顾问为单位,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成立退役军人法律维权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开展“站所对接”活动,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法律援助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力度,继续推进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提升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加大以案释法工作的力度,加强执法普法典型案例整理宣传,推动全程说理式执法。全面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工作,全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480人,开展培训32场,参加法治“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律师助推法治建设”等普法宣传活动86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公共法律服务持续优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力打造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工作实际需求,完善、充实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9个公法服务工作室的人员、制度等建设,做到公共法律服务“六统一”。推动公共法律实体平台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热线平台与各乡镇精准扶贫、党群服务、退役军人、残疾人、民政及妇儿等工作对接,做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向纵深延伸。全市23名村(居)法律顾问进村入户开展法律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制定法治宣传方案,保证法治宣传实效性。针对优化乡村企业营商环境,组织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对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对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法律培训。
人民调解工作稳步推进。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技能,组织辖区网格员、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人民调解专题培训6场次500余人次。 通讯员 郭小改 李红萍
10月20日,青铜峡市司法局联合市工商联,举行律师事务所与商(协)会建立联系机制对接会暨“百所联百会”法律服务合作签约仪式。通讯员 李红萍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