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严细深实勤俭廉”专项行动以来,银川市金凤区检察院主动将公益诉讼与聚力民生保障、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的作风,做细、做深公益诉讼工作,践行检察为民担当。
一、抓实外部支撑、凝聚工作合力
通过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听证会、检察开放日、实地查看现场、评估检察建议等方式,争取党委、人大的理解、支持与监督。
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通过联席会议、圆桌会议、联合执法等举措共商公益保护路径,督促行政机关主动履职纠错,共同推进和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结合办案,通过“两微一端”、专题片、新闻媒体等媒介,及时发布社会关注度高、法律适用准、政策把握好、办案效果佳的典型案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公益保护意识。
二、抓实机制建设、提升队伍素能
发挥“领头雁”作用,检察长靠前指挥,确定由部门负责人专管公益诉讼工作,成立了公益诉讼办案组,实现精细分工、通力合作,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质效。
绘制“作战图”,建立“周月汇报制”,确保公益诉讼工作周周有进展、月月有数据;充分利用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形成两级院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与本院刑检、控申等内设部门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三、抓实办案质效、主动服务大局
注重通过公益诉讼线索移送平台、“两法衔接”平台、拓展“等”外领域案件等途径,及时发现和研判线索。持续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机制,扎实开展“保障农村食品安全”、飞线充电、窨井盖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回头看”,采取查阅卷宗材料、询问行政执法人员、回访周边群众、实地勘察等方式,跟踪监督诉前检察建议落实效果。
充分借助“外脑”,提升专业能力,邀请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提升公益诉讼的精准度和影响力。 (李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