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景观南巷。
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是兴庆愿景,更是兴庆行动。
将坑洼不平的背街小巷打造成特色街区,让居民在这里感受历史脉搏;群众苦于没有地方休闲活动,迅速选取阵地进行打造,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保障青年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百余个见习就业岗位,助大家圆梦……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连日来,兴庆区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好实事,越来越多的笑容绽放在群众脸上,越来越多的温暖流进人们心田。
老街变新景街巷添个性
夜晚,走进热闹的景观南巷,这里有了新的模样,绚丽的灯光秀下呈现出静谧的星空、欢快的鱼儿、多彩的花朵。一对母女从附近散步而来,“呀,这里好漂亮”“是啊,这里什么时候弄得这么漂亮了”。母女的对话里是满满的惊喜,她们赶忙拿出手机与街角小景合影。
背街小巷里,来往的脚步中充盈着光阴的故事。未整改前,景观南巷路面破损严重,整条街被花坛、舞台分成几个部分,杂乱无序。“这是我们出行的必经之路,小区里的环境整洁干净,可外面的路却坑洼不平,实在影响心情”“旁边有个幼儿园,环境不好孩子都没法出来活动”……新华街街道办事处和富华社区接到不少居民投诉。
随后,街道以“精心、精细、精致、精品”为要求,对其进行升级更新。铺设塑胶地面,以江南水乡风格对两侧营业房外立面进行粉刷,在楼体彩绘上国风画面,增设景观栏将兴庆区旅游景点一一展示,搭配绿植景观小品,利用投影灯增加街区互动性和趣味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300多米长的景观南巷拥有了更加灵动的风景,两侧都是高大挺拔的树木,地面上还有名言名句,细品之,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烟火气更能引来人气,新华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张艳对街巷有了新的打算,计划逐步调整周围商业业态,引进咖啡店、甜品店、特色书店、花店、文创店,将景观南巷打造成集文化、小资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目前,新华街街道已根据居民需求改造了景观南巷、永安巷,背街小巷刷新了“颜值”,串联起文明新风景。
打造家门口的精神文化乐园
每天早上,伴随着优雅动听的音乐,凤凰北街街道兴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会传出“旗秀香菲彩之梦”艺术团排练演出的热闹声音。
63岁的张建军是艺术团团长,她告诉记者,以前排练只能去附近的社区预约活动场地,走得远不说,有时“竞争激烈”还预约不上,排练计划时常搁置。今年,社区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有一间85平方米的舞蹈室,让自己和姐妹们不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尽情排练。
“文化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特别方便,一走进宽敞漂亮的舞蹈室,心情就特别舒畅,感觉充满了活力。”张建军说。
据了解,兴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位于新民巷与唐徕巷交叉口的东南角,今年8月投入使用,设书画室、国学讲堂、棋牌室、健身活动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科普工作站、群团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多个功能服务室,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积极引导动员大家参与志愿服务,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让大家真正成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受益者。”兴隆社区党委书记吴维莉说。
稳岗拓岗再加力就业服务不断线
上午7时,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里宁夏几字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见习生黑小花到达公司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面对要学习的新技能,刚刚走出校园的她干劲十足,每天都提前来到单位。
“在兴庆区政务服务网上看到公司招聘见习人员,薪资待遇不错,还能积累工作经验,我就报名了,面试通过后签了一年的见习协议。”今年23岁的黑小花是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想从事公文写作类的工作。“虽然对相关知识有过了解,但毕竟没有系统实践过,所以想先找一份见习工作,多学点东西,这里工作氛围好,我想争取见习期满后留下来。”黑小花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与此同时,宁夏昊客诺鑫财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见习生田佳新也在办公室内认真核算着采购清单。这是他见习的第一个月,会计专业出身的他能在家乡拥有一份专业对口且热爱的工作,让他十分满足。“自见习开始,公司就安排了一个有经验的师傅指导我,从规章制度到工作流程,从注意事项到具体操作,都毫无保留地教我。”田佳新说,这种“传帮带”式的培训令他的工作能力突飞猛进。
黑小花和田佳新在见习岗位上的成长历程,是兴庆区积极构建系统化培养模式,畅通见习人员成长渠道的生动写照。为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兴庆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学子归来”公共就业服务,稳步推进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及未就业青年提供就业帮助。目前兴庆区共创建37家就业见习单位,提供就业岗位数707个,已有106名见习生派遣到不同行业见习。 记者肖梦琪实习生芦雪宁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