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数西算”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银川经开区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等新技术,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密钥”。目前,园区智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统一运行监测实现全面覆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加速推进,为建设经济发展新高地注入了澎湃动力。
9月12日,在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各栋办公大楼也开启了“休假”模式,灯光、空调、门锁等在“智慧园区物联网管理平台”的控制下自动关闭或调低能耗,当检测到有人进入办公区域时,大楼才会自动切换到工作状态。这个历时一年多打造的智慧园区,现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切换到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节能降耗。
“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共有4个配电室,以往需要人工值守保障电力安全运行,自从园区实施物联网系统改造后,不仅可以实现无人化值守,同时传感器还会实时传输各个配电室的温度、湿度数据,以确保安全运行。”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每一栋楼和每一间办公室的每一次开门、关门信息数据都会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既有利于安全管理,也有利于平台远程控制。
近年来,银川经开区紧盯数字经济和新基建需求,在已有双创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努力构建统一的工作流程、协同、调度和共享“指挥舱”,经过三个标段的建设,智慧园区软件系统与硬件设施已逐步形成体系。
同时,围绕管理、服务两大核心板块,银川经开区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园区管理平台,全面增强经济运行、项目、资源库等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能力,切实提升园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辅助决策效率。同时,聚力打造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党建、人才、产业链协同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目前,我们已对接区、市相关部门,整合地理、用水、用气、用电等数据,并积极沟通园区规上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数据接口对接工作。”银川经开区智慧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智慧园区平台搭建完成后,将对降低企业碎片化交易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园区智慧化建设与应用服务等多个方面产生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为实现园区产业提档升级增添新动能。 (记者闫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