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通过建枢纽、畅通道、打造内陆无水港、强化区域口岸合作、大力培育外向型经济等举措加强同内蒙古、陕西、甘肃等毗邻地区和重庆、四川、广西等重点城市的合作,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逐步形成东到青岛港、天津港,西到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南到北部湾、东南亚,北到二连浩特、内蒙古、俄罗斯的开放通道。
我市依托迎水桥编组站,打造宁夏(中卫)陆港,建设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围绕铁路场站,重点布局口岸、仓储、转运3类物流基础设施,形成“1+3”核心枢纽功能设施体系。同时,建设箱管中心,集装箱堆场,集装箱提、还箱点,装箱调度中心,并逐步形成铁路开放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及综合保税区。
把构建对外战略大通道作为中卫腹地市场延伸的战略工程,我市重点打通西向、南向通道。立足中卫,依托以铁路为核心的陆港枢纽设施,组织中欧铁路直通班列、铁海联运班列、陆海新通道周周班列。同时,加大双向集散分拨班列开行力度,推动迎水桥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高效衔接,形成中卫=重庆“点对点”“周周班”。
为打造内陆无水港,我市积极申报迎水桥保税物流中心,并采取“业务先行”模式,发挥迎水桥编组站优势,围绕迎水桥货四线南侧规划建设的集装箱作业场地,与兰州局集团公司银川货运中心、中铁集装箱兰州分公司、广西北部湾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内陆无水港、战略还箱点、铁路无轨站,打造中卫公铁联运集装箱仓储物流一体化集结中心,全面融入陆海新通道。
在强化区域口岸合作上,区域内,按照宁甘蒙陕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布局,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加强与银川铁路口岸、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区、兰州新区等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打造区域物流联盟。区域外,加强与青岛港、日照港、钦州港、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地物流园区,青岛世通中助、成都新丝路、义乌小商品城等物流企业,嘉里互通等外贸、班列公司合作,逐步把中卫打造成为面向中亚、欧洲和俄蒙开放的进出口贸易中转基地、加工基地、展示交易基地。
我市发挥铁路物流枢纽作用,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引进中国物采联合会、中外运、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中卫及周边地区需要的矿石、铁精粉、热带水果、水产品等便捷低物流成本地运送过来,把东盟五国需要的瓜果蔬菜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往中亚、南亚等地区,不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媒体记者 冯博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