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街道古色古香、墙面彩绘诗情画意,民宿设计别具一格……春意正浓,走进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恍若来到“诗和远方”。
和谐美丽的景致得益于“多规合一”的村庄编制规划。立足村庄禀赋,何滩村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定位,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00余亩、农房12套,打造“原舍依田”自然庄园,建成8个景观小品,并利用腾退、闲置的宅院和公共用地建设了老房子展馆、田园民居、观景台和自然教育课堂……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乡村建设只有先规划、后建设,才能少走弯路。与何滩村一样,目前沙坡头区的很多村庄都开始挖掘村落特色,并且各村在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无一例外地选择完整保存历史遗存原貌、避免大拆大建,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
那么,怎样的规划编制才算科学?沙坡头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蒙彦晓介绍,首先要综合考虑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科学确定村庄类型。
根据沙坡头区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总体要求,统筹谋划村庄空间治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要素,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和土地资源配置引导作用,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奠基铺路。
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关键一环。沙坡头区常乐镇思乐村正是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获益者。
思乐村是个移民村,目前村里正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村80多名村民参与排水管道、巷道、厕所改造提升工程,村庄即将迎来一次“大升级”。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兼顾巩固提升”的原则,近年来,沙坡头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分批次解决路面、燃气、供热、污水、垃圾等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推进厕所改革、垃圾治理,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实现农村环境更整洁、村庄更宜居、生态更优良、乡风更文明、生活更美好。(记者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