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坡头区东园镇白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芦苇观光广场的村民议事亭很是热闹。村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积极讨论、畅所欲言,商量着村里的“家务事”。大家我一言你一语,大到上级方针政策,小到家门口是否应该配备垃圾桶,村民根据自身实际和想法认真谈思路、提建议,共同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划策。
“自从村里有了村民议事亭,我们又多了一个说想法、谈事情的好平台。通过参与议事,我们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也更有参与感和责任感。”白桥村村民崔俊山说。
2023年9月,白桥村打造村民议事亭,以“民事民提、民事民议”为导向,旨在探索基层治理的“党建+”新模式。村民议事亭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村庄建设等事项纳入议事范围,让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忧心事都可以上“亭”讨论商议,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树立村民“主人翁”意识。
东园镇白桥村党支部书记韩风云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把村民议事亭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好助手、好平台,倾听村民呼声、回应村民诉求、接受村民监督,引导群众有困难找组织。”
白桥村还在整治提升人居环境行动中创新实施“巷长制”。组建了一支由5名村干部为成员的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将村庄巷道划分为9个网格单元,选任9位党员及道德模范等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的群众担任“巷长”,全面负责巷内环境卫生管理监督,给积极配合整治的群众发放积分卡,并纳入道德模范评选标准,确保环境整治长治长效。实现管理网格细化、巷道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美化,疏通了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神经末梢”和“微循环”。
据了解,沙坡头区为了更好拓宽社情民意信息传递渠道,通过村民议事亭、石榴亭等,广泛听取党员、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目前,收集、吸纳有关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环境治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等意见建议1380多条,为科学决策民生事项提供基础保障。全媒体记者 徐玫琳 苏钰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