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中卫市
中宁枸杞“上山”每年多“挣”上亿元
时间:2024-05-19  来源:宁夏日报
  日前,记者走进中宁县鸣沙镇彭家大疙瘩片区,只见昔日里的压砂地里,一行行枸杞树上挂满了枸杞,大片大片的枸杞地把一座座山岗装点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近年来,鸣沙镇因地制宜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群众”的枸杞产业发展模式,以玺赞枸杞庄园有限公司、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宁夏金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群众抱团种植,周边1.1万余人参与枸杞拉运、种植、修剪、采摘,每年带动经济增长上亿元。
  “我们2年前在山上种了1010亩‘上山’枸杞、500亩枸杞芽菜。由于这里的压砂地早晚温差大,促使枸杞要比川区早熟10天至15天,产量也要比往年有所上升。”中宁县新杞农枸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金武说,预计枸杞还有10天左右就可以采摘,目前每天组织四五十工人采摘枸杞芽菜。
  在鸣沙镇小盐池片区的宁夏玺赞枸杞生态庄园内,近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内,处处都是绿树红果,野鸡在林下漫步,野鸭在池间戏水,形成了适宜的区域小气候,林草覆盖面积达90%以上,有3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在枸杞庄园里干活的农民感慨:“现在每天都像在花园里劳作。”
  “经过10年不断投资打造,目前已建成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变成绿洲。现在庄园每年稳定就业的周边群众有四五百人,季节性务工人员2000多人。”宁夏玺赞枸杞生态庄园总经理高贵武介绍,通过走优势特色产业与旅游文化融合之路,打造休闲农业、健康养生旅游、绿色高效循环的智慧农业示范区。
  “在政府的补贴扶持下,我们目前在山上种植2000多亩枸杞和枸杞芽菜,通过‘良种+良方’,实现枸杞两季采收。未来5年,我们准备在鸣沙镇山上打造3万亩高标准枸杞种植加工基地。按照每亩枸杞产1500公斤鲜果可以榨汁2万多瓶,每瓶售价5元就是10万元产值,3万亩枸杞一年综合产值有望达到30亿元。”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忠说。
  近年来,鸣沙镇抓住境内压砂瓜退出契机,按照一轴、两带、四区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打造红柳沟,小盐池和彭家大疙瘩三个高标准高端枸杞种植基地,在收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有效解决全镇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产”的原则,该镇科学合理规划枸杞种植区域,采取“良种+良方+良人”的种植技术,加快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强化用工保障等服务措施,推进新植枸杞项目落地扩面。每年带动群众务工6.8万余人次,增加群众务工收入950万元。
  今年,鸣沙镇新植枸杞5000余亩,目前全镇枸杞种植面积达3.5万余亩,已占全县枸杞种植六分之一强。下一步计划在“彭家大疙瘩”二期项目区新植枸杞2.3万余亩,推动枸杞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努力把鸣沙镇打造成“宁夏枸杞高标准种植示范镇”“全国枸杞种植第一镇”。(记者 蒲利宏)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看不见”的水厂 “看得见”的公园
    “看不见”的水厂 “看得见”的公
    芳容初现 小微公园
    芳容初现 小微公园
    宁夏人物
  •  用实干担当谱写和谐社区建设新篇
  •  务实诚信做企业 心系社会显担当
  •  知无央 爱无疆 毕生心血育花香
  •  宁A·T4115 的哥,好样的!
  •  病倒在乡村振兴一线的“葱书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