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能、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我区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未来15年我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远景作出系统谋划。
据了解,《纲要》以“法治保障、严格保护,创新驱动、市场引领,促进运用、优化服务,生态优先、持续发展,重点导航、协同推进”为基本原则,明确了“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第一阶段是到2025 年,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创造质量明显提升,运用效益充分显现,服务效能持续增强,全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更加浓厚。力争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以上,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达到10万件,精品版权数量达到80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累计达到15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第二阶段是到2035年,宁夏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保护严格、创造活跃、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的知识产权强区基本形成。《纲要》坚持宏观要求与区域需求、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产业聚集与平台带动、重点突破与体现宁夏特色相结合,提出努力打造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的五大战略任务。建设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门类齐全的法规制度体系,公正高效的司法保护体制,便捷高效的行政保护体系和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机制,优化高质量创造环境、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及促进版权保护与文化创新。建设促进转化实施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建立高效顺畅的运用机制,规范有序的运营机制和运行顺畅的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和指导,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及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和监管。建设氛围浓厚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环境,营造协调联动、内外合作的知识产权开放环境,崇尚创新、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和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环境。同时,通过部署16项战略举措,明确实施13个专项工程,为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记者 马哲) |